
揚帆海絲,文化為媒。12日,福清“海絲”文化展示周暨福清“海絲”歷史文化遺存圖片展在福州三坊七巷宗陶齋藝術館開幕。這是福州首個以“海絲”為主題的文化展示周。
福建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陳式海,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書記王進足,福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蔡戰勝等來賓共同為文化展示周啟幕。
福清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林彤致辭稱,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福建被確定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福清是福州“海絲”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伴隨海上絲路不斷成長的海洋文化城市。
“近年來,福清市委、市政府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主動對接福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和‘海上福州’戰略,抓住‘五區疊加,一區毗鄰’的機遇,全力推進以國際深水大港、國際食品產業園、國際創業小鎮、國際跨境電商平臺、國際港灣城市‘五個國際’為抓手的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支點城市建設,經濟社會各項事業保持快速良好的發展勢頭。”林彤說。

“海絲”融情——福清“海絲”歷史文化遺存圖片展設《福清人與海上絲綢之路》《海絲古渡》《海絲古村》《海絲信俗》《海絲古祠》《海絲非遺》《海絲精神》《海絲名窯》《21世紀海上絲路,福清再出發》九大板塊,以圖文和部分實物展出為主,展示福清“海絲”歷史文化遺存。
主辦方表示,福清擁有漫長且具備避風條件的海岸線,自古良港密布千帆競渡,不少鄉都因古渡而形成;不少商鎮因百泊云集、水陸銜接而形成,古有東張市、高山市、郎官市、海口市、東街坪市、占陽市、上逕市等,因海上絲路而繁榮數以百年。
早在唐代,福清即開辟了通往今越南的航路。南宋,福清市已開辟了通往今越南、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航線,元代福清至東北亞、東南亞的航線已相對成熟,晚清福清已有通向東南亞、東北亞和美國、加拿大、英國、古巴的航線,并開通了福清至東南亞的班輪。
悠久而繁榮的“海絲”始發港歷史,為福清留下了燦若繁星的“海絲”文化遺存,其中以古渡、古塔、古橋、古道、古厝、古村、古祠和古廟觀為最多。“漫長‘海絲’始發港歷史,還使福清形成了獨特‘海絲’民間信仰、生活習俗和文化活動,為福清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海絲’主題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期十天的福清“海絲”文化展示周還將舉辦福清東張名窯保護與開發研討會、福清“海絲”主題非遺表演、福清黃檗煎茶道表演、福清歷史文化叢書展、福清“海絲”主題書畫展、福清特色鄉關記憶——家鄉風味小吃展示等展示活動,為海內外來福州的游客打造春節期間“海絲味”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