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日從陜西省文物局了解到,該省文博系統在春節期間推出“2018新春文化大禮包”,吸引更多的觀眾在博物館里體驗傳統文化、感受節日的樂趣。
隨著《國家寶藏》《假如國寶會說話》《知道中國》等文博類節目的走紅,部分博物館、文物也成為被公眾熱捧的“網紅”。
據統計,該省281家博物館推出109個豐富多彩的新展覽與觀眾共賀新春,讓觀眾“在博物館里過大年”。以陜西歷史博物館藏國寶“唐懿德太子墓闕樓儀仗圖特展”、梁帶村遺址博物館“古芮尋微故國韶光”基本陳列、西安碑林博物館“桃花依舊——唐代詩人墓志特展”、含光門遺址博物館“鑒耀海絲——海上絲綢之路和銅鏡精粹展”等為代表的文物展覽,成為公眾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好去處。同時,西安博物院、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西安城市記憶博物館、榆林民俗博物館等分別推出“駿犬嘯天——戊戌狗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年味最中國”等生肖民俗展,詮釋生肖文物和年俗背后的故事。
同時,陜西文博系統相繼推出新春送福、社火表演、燈謎競猜、門票減免、互動體驗、公眾教育活動等114項文化體驗活動,讓觀眾在博物館里漲知識、找樂趣。以陜西歷史博物館“一眼千年宛如初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穿越時空的壓歲錢”、西安碑林博物館“新春送福”、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陽陵鬧春”、西安博物院“歡歡喜喜過大年”、大唐西市博物館“新春‘汪’福”手工體驗、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尋找文物里的狗”、安康博物館“博物館里過大年”、三原縣博物館“戊戌年鳴鐘迎新春‘國泰民安’”、楊虎城將軍紀念館“穿紅服,戴軍帽”、青木川的稻草文化藝術節及儺戲表演等為代表的公眾互動體驗活動,讓公眾的文化游更有特色有趣味,也展示了陜西優秀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