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馮驥才:年意淡化是文化的缺失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18-02-17 09:06:23
核心提示:年,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節日,從臘八到轉年正月十五,歷時一個多月,都屬于“年”的范疇。年文化本質是精神的、理想的,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道德、價值觀和審美的傳承載體。
   有人曾對我說:“過年不就是一頓雞鴨魚肉的年夜飯嗎?現在天天雞鴨魚肉,年還用過嗎?”也有人說:“過年就是一個黃金周吧,比平時周末不過多出幾天而已。”我聽罷便說:“你說黃金周也可以,這可是中華民族最大的文化黃金周!”
  
  年,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節日,從臘八到轉年正月十五,歷時一個多月,都屬于“年”的范疇。年文化本質是精神的、理想的,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道德、價值觀和審美的傳承載體。歡樂、祥和、團聚的節日主題,蘊藏著強大的民族凝聚力,為四海華人所認同和共享。不信,去聽聽大年夜里中國人相互之間越洋跨洲的拜年電話——它決不同于平時的相互問候。中國人的年,可是老百姓主動增加民族凝聚力、親和力的節日!
  
  因此,對于年,我們只能加強它,不能簡化它、淡化它。2006年,春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遺產傳承者是藝人,節日遺產傳承者是全民。要傳承好節日傳統,就要遵從文化規律,順乎民情,合乎年俗內涵。如此,才能使優秀春節文化得到真正繼承與弘揚。幾年前,春節假期的調整讓大多數人得以在除夕夜闔家團圓,這就是對春節文化的遵從與加強。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最重要的當屬除夕。這一天是一年之中最后的時光,是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因此一定要和親人團聚一起:陪伴生養自己父母過年,有如依偎著自己生命的根與源頭;和同一血緣的家人枝葉相擁,盡享親情。為此,春運才有如此磅礴的力量。由故土、血緣、鄉情匯集而成的巨大磁場,遍布大地山川每個城市和村莊。讓這磁場產生效力與魅力的,既是感情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
  
  年文化不是哪一天建立起來的,它是在數千年歷史中經過長期創造、選擇和積淀而成的,大量、密集的民俗如五彩繽紛的節日活動、難以數計的吉祥圖案,共同構筑起年的理想主義景象。它既有視覺的(顏色與圖像)、聽覺的(鞭炮聲與拜年聲),又有味覺的(應時食品)、嗅覺的(香火和火藥),年文化占有我們所有感官直至心靈,并深深留在我們民族記憶里。由此我們懂得,真正的文化不在于用金錢造勢,而在于是否浸入人的心靈和血液之中。
  
  年俗,正是年文化的具體載體。人為地簡化或淡化年俗,是文化上的怠慢與缺失。以除夕來說,除了年夜飯,還有許多傳統活動應在這一天進行。中國人的傳統是敬畏天地的:我們生活的一切受惠于天地,自然心懷無盡感激;天地有自己的規律與特性,不能違反;天地奧秘之于人類,還有很多尚未可知。因而,按照傳統習俗,要在除夕這一天恭恭敬敬地拜一拜天地、祖先、親人、師長,表達虔敬天地、善待萬物、感恩生活、莊重迎新的態度。
  
  我們所以感到年味兒淡薄,正是傳統年俗日益消減所致,而不是因為年的情結淡漠,后者從大家置辦年貨的紅火,春運大潮的涌動就可以看出。“舊”年俗所以被淡化乃至被摒棄,一是外來文化和流行文化沖擊;二是生活方式多樣化,很多人不愿再遵循繁縟習俗;三是現代人缺少對年文化的充分了解和認知。于是,種種傳統年俗被一樣樣地從春節中“撤出”,以至春節竟被調侃為“大周末”——缺少年意、缺少年味——恐怕這是當代中國人深深的集體失落!不僅年俗,當一種生活成為過去,它遺留的風俗不再是生活方式,而是文化方式;它不是物質載體而是精神載體。一個民族最純粹的文化,往往就活生生地保留在風俗中。因而,風俗不但不應被盲目破除,反而要被審慎對待乃至放置保護之列。
  
  與此同時,我們應積極構建當代年俗系統,使我們的年濃郁、美滿、充滿魅力地傳衍下去。這一構建,需從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產生出來,不是盲目創新。試想,若將春節鞭炮聲換成《藍色多瑙河》旋律,將圣誕老人換成老壽星或財神爺,人們能否接受?多年前,有記者在天津天后宮年貨市場上釆訪我,問我天津老百姓怎么過年。我順手從剪紙攤上拿起一個小福字給他看,有多小?只比大拇指指甲大一點兒。記者問:這么小的福字貼在哪?我說貼在電腦上。過年時將這小福字往上一貼,年意頓時來了。這種微型福字過去是沒有的,這是源自傳統的再創造,也為當代節日生活所需。
  
  團圓、和諧、富足,年是人生中一年一度用盡全力實現出來的生活理想!把生活理想化,把理想生活化,是中國人特有的年文化心理,充分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情與希冀。中國人每過一次年,就深化一次民族的親和力、凝聚力,也就是加強民族的生命力。因此,每逢過年,我都會覺得土地是熱的,都會感到民族這個概念變得更實在、更動情。我會習慣地把屋中西洋風味的陳設收一收,將應時的年節物品花花綠綠地擺出來。還會把自己的畫也摘下來,換上珍藏的古版楊柳青年畫。我想從中重溫祖祖輩輩的生活方式,體驗他們對生活獨有的渾摯情感,感受中華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朗朗精神。
  
  相信只要我們的傳統文化根脈在接續,只要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緊擁不棄,年的燈籠就一定會在大年根兒紅紅地照亮!
  
  馮驥才,浙江寧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當代作家,代表作《啊!》《雕花煙斗》《神鞭》《珍珠鳥》《俗世奇人》等,作品有40余種外文譯本;當代畫家,被譽為“現代文人畫代表”;當代文化學者,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和傳統村落保護倡導者、踐行者。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家委員會主任等職。
  
  [小福利]
  
  馮驥才教你正確地貼“福”字:
  
  民俗講求規范。該輕松處便輕松,該莊重處必莊重。應當講究,也應當恪守。規范具有約定俗成的合理性,而且它又表現出一種文化的高貴和尊嚴。
  
  民俗傳統中,倒貼福字主要在兩個地方。一個地方是在水缸和土箱子(即垃圾箱)上,由于這兩處的東西要從里邊倒出來。為了避諱把家里的福氣倒掉,便巧用“倒”字的諧音字“到”,倒貼福字。用“福至”來抵消“福去”,以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個地方是在屋內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東西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一直來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至于大門上的福字,從來都是正貼。大門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納福”之意,而且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種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貼的福字,須鄭重不阿,端莊大方,故應正貼。翻翻中國各地的民俗年畫,哪張畫大門上的福字是倒著貼的?
 
標簽: 馮驥才

本文標題: 馮驥才:年意淡化是文化的缺失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4330.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海市| 巴林左旗| 台北市| 蒙阴县| 宣化县| 炎陵县| 南岸区| 喀什市| 家居| 乌兰察布市| 嘉定区| 铁岭县| 迁安市| 麦盖提县| 抚顺市| 达日县| 江孜县| 阳城县| 虞城县| 大港区| 长春市| 东丽区| 兴城市| 厦门市| 长岛县| 荆州市| 磴口县| 遂平县| 连山| 新乡县| 读书| 安徽省| 台北市| 巴马| 伊吾县| 孝昌县| 栾城县| 西宁市| 德阳市| 林口县| 永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