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1934年11月24日,身披斗篷的吉鴻昌將軍傲然而立,隨手撿起一根枯樹枝,在刑場的雪地上寫下這首氣吞山河的絕命詩。
“父親離開我們已經(jīng)81年了,但我卻從未感到他離我太遠,好像是常在身邊……”吉鴻昌的女兒吉瑞芝說。已是耄耋之年的吉瑞芝閑暇時經(jīng)常在女兒鄭吉安的陪伴下,翻檢有關吉鴻昌烈士的珍貴史料,也會在每年的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來到天津烈士陵園內(nèi)的吉鴻昌烈士紀念館,向青少年學生講述父親壯懷激烈的一生……
1895年,吉鴻昌出生于河南扶溝的一戶貧苦農(nóng)民家庭。18歲那年,一腔熱血的吉鴻昌應募參加馮玉祥的軍隊。在討伐復辟和反對直奉聯(lián)軍的烽火戰(zhàn)場上,他屢立戰(zhàn)功,從士兵逐步升至軍長。
吉鴻昌率領的部隊一直佩戴著白底紅邊臂章,上寫“不擾民,真愛民,誓死救國”。吉鴻昌當了大官,但他牢記父親吉茂松的遺訓:“做官即不許發(fā)財!”他親手將這7個字寫下來,請?zhí)沾蓮S燒印在500個瓷碗上,分發(fā)給所部官兵。
1931年日本入侵中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后,吉鴻昌義憤填膺,決心與日本侵略者決一死戰(zhàn),把侵略者趕出中國。但蔣介石堅持“攘外必先安內(nèi)”,全力圍剿紅軍。吉鴻昌幾次給蔣介石發(fā)電,請纓抗日,不但遭到嚴詞拒絕,反而敦促他“出國考察”,同時要“攜帶家眷”,意在流放不得歸來。吉鴻昌被迫離開了正飽受外敵蹂躪的祖國。
初到美國,吉鴻昌就備受刺激——他往國內(nèi)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不存在中國了。陪同的使館參贊勸解異常憤怒的吉鴻昌:“你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禮遇。”他當即扯住參贊的衣領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我認為當中國人光榮得很!”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寫上“I am a Chinese!(我是中國人!)”,掛在胸前,在大街上昂首闊步。
在國外,吉鴻昌每到一處都向僑胞宣傳抗日救亡,號召大家團結(jié)起來同仇敵愾,用熱血和生命來捍衛(wèi)國家與民族的尊嚴。在一次集會上,不少僑胞高喊:“吉將軍,你快回國組織好軍隊,我們都是你的后盾!”吉鴻昌情緒激昂地回答:“我一定不辜負同胞們的熱望,誓死也要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整個會場沸騰起來,當場就有十多位華僑要求隨他回國抗日,還有華僑變賣資產(chǎn)支援東北抗聯(lián)之需。
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后,未經(jīng)蔣介石許可,吉鴻昌巧妙地擺脫了特務的跟蹤,秘密返回祖國。回國后,他很快與中國共產(chǎn)黨取得聯(lián)系,表達了跟隨共產(chǎn)黨抗日救國的心愿。1932年,吉鴻昌在北平被批準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從此在政治上獲得了新的生命。
1933年5月26日,吉鴻昌同馮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將領在張家口宣布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剛剛?cè)朦h不久的吉鴻昌任同盟軍第二軍軍長兼北路前敵總指揮。同盟軍軍械糧草不足,吉鴻昌毀家紓難,變賣家產(chǎn)后拿出6萬元,用于購置武器、補充軍需。同盟軍成立后的首要目標就是收復察東失地。吉鴻昌在戰(zhàn)斗中一切聽從黨的指揮,親自率領部隊,幾天之內(nèi)連下康保、寶昌、沽源數(shù)鎮(zhèn),直擊察北重鎮(zhèn)多倫。1933年7月7日晚,抗日同盟軍發(fā)起進攻,由于沒有重型火力,進攻遲遲難以奏效,加上日軍又派飛機支援,戰(zhàn)斗異常慘烈。7月12日,經(jīng)過3個多小時的肉搏戰(zhàn),日軍大部分被消滅,余下的從東門奪路而逃。至此,失陷于日寇之手72天的多倫終被收復。收復多倫是自“九一八”事變后,中國軍隊首次從日本侵略者手中奪回被占土地的壯舉,舉國振奮!
正當同盟軍乘勝前進之際,國民黨政府不僅不給抗日同盟軍以有力的支持,反而逼迫馮玉祥停止對日作戰(zhàn),并與日軍和偽軍相勾結(jié),于9月底武力撲滅了這股剛剛?cè)计鸬目谷辗榛稹?/span>
同盟軍被扼殺后,吉鴻昌接受黨組織的指示回到天津,繼續(xù)從事抗日救亡活動,并把他的居所作為黨的秘密聯(lián)絡站。按照黨的指示,他和南漢宸、宣俠父兩位同志共同組織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并被選為大同盟的中央委員會主任委員。在此期間,他積極籌組建立抗日武裝力量,準備在長城內(nèi)外發(fā)動農(nóng)民起義,重新舉起抗日同盟軍的旗幟。
吉鴻昌在天津的積極活動,引起了國民黨特務的密切注意。為了擺脫特務們的盯梢,他不得不頻繁更換聚會和活動的地點。“就在1934年11月9日這一天,父親匆匆回到家里,向母親要錢,說是革命活動急需經(jīng)費。母親將手里僅有的一萬元存款單交給了父親。父親出門前把我抱在懷里,對母親說:為了咱們的孩子和所有的孩子不當亡國奴,是該我們?yōu)閲易鞒龇瞰I的時候了。說罷父親就轉(zhuǎn)身離開了家門……沒想到父親這次離家竟成永別!”吉瑞芝后來知道,那一天,吉鴻昌去了國民飯店,正在與廣西李宗仁的代表商談組織抗日武裝事宜時,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突然沖進房間開槍射擊,吉鴻昌因肩部受傷而被捕。1934年11月23日,北平軍分會舉行了一場所謂的“軍法會審”。吉鴻昌在法庭上義正詞嚴地說:“我是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由于黨的教育,我擺脫了舊軍閥的生活,而轉(zhuǎn)到為工農(nóng)勞苦大眾的陣營里來,為全人類解放事業(yè)而奮斗,這正是我的光榮……”
11月24日,是吉鴻昌殉難的日子。臨刑前,他厲聲對劊子手說:“我為抗日而死,死了也不能倒下,搬把椅子來!”然后端坐在凳子上,對著持槍顫抖的劊子手說:“我為抗日救國而死,死得光明正大,決不能背后挨槍,站到我面前,我要親眼看到敵人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罪惡的槍聲響了,吉鴻昌仰靠在椅子上英勇就義,時年39歲。
“父親在留給母親的遺書中寫道,‘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并叮囑母親一定要將我們培養(yǎng)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吉瑞芝老人說,“我為自己是抗日英烈的后人而自豪。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經(jīng)常把我抱到書桌上‘演講’。內(nèi)容都是他給我講過的花木蘭、甘地的故事,結(jié)尾總是用‘我是中國人,不當亡國奴’來結(jié)尾。這種愛國的情懷,我牢記了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