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伊始,裕固族女孩蘭春霞作為甘肅張掖肅南縣民族歌舞團的演員第一次前往非洲,在經歷航班延誤、取消、改簽、轉機等84個小時后,同行的演員分三批抵達非洲國家毛里塔尼亞首都努瓦克肖特。
由于路上耽擱太久,下機后,裕固族姑娘和小伙們就換上民族盛裝,化完妝開始演出。“那天很累,但是有種代表國家的自豪感在支撐著我們。”回國后,近日接受采訪時,她回憶說,演出結束后,演員們和當地觀眾進行了現場交流,互相學唱兩國國歌,為小朋友教裕固族舞蹈基本動作。表演結束一個小時,觀眾還久久不愿離去。
裕固族是甘肅獨有的少數民族,約有14000多人,被列為中國十大人口最少民族之一。由于有語言無文字,通用漢語,裕固族語言、服飾、民俗等很多文化現象瀕臨滅絕。
為搶救保護和傳承這一特有民族的文化,推動國際合作和交流,甘肅張掖市推動裕固族文化走出國門。受中國文化部指派,這支歌舞團先后赴泰國、韓國、埃及、毛里塔尼亞、突尼斯等國家和香港等地區演出。
由于出國人數限制,歌舞團不能帶專業燈光、音響師,演員們只能“一專多能”。在突尼斯,能容納五六百人的劇場爆滿后,門外蜂擁而至的觀眾排著長隊無法進入。蘭春霞說,這是一個文藝氣息濃郁、熱情似火的國家。“感謝遠道而來看望、幫助、支持我們的中國駐當地大使和海外僑胞,在異國他鄉看到他們,就像看到了親人一樣開心”。
據肅南縣民族歌舞團團長趙新軍介紹,該團從肅南草原上走出來,從下鄉入村,再到代表國家赴海外演出,一路講述裕固族的故事,展現裕固族民族樂器、舞蹈、聲樂、民俗和服飾文化等。此外,還展示了敦煌舞、絲路樂舞、藏族鍋莊舞等中國民族文化。這支隊伍的“出國記”,極大助推裕固族文化的傳承和挖掘保護。
在炎熱的非洲,在冬季寒冷的韓國,裕固族演員們都穿上傳統民族服飾,即高領、大襟有衽的長袍,男子束紅、藍腰帶,佩帶腰刀、火鐮、小佛等,女孩兒們則高領長袍下擺開衩,衣領、袖口、衣衩、襟邊繡著花邊。“在海外,走到哪里,都會有人跟我們合影,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裕固族小伙安鵬說,文化交流無國界,雖然語言不通,但是大家對藝術的喜愛卻相通。
“這批裕固族的演員走出國門,在國際舞臺上發出裕固族的聲音,會對這個民族的文化傳承有強大的影響。”甘肅張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康清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文化走出去需要講好身邊的精彩故事,純樸善良的裕固族有很多故事,近年來該市提煉裕固族文化,編排的節目獲得外國觀眾和海外僑胞的高度贊揚。
康清稱,下一步,將繼續挖掘整理裕固族文化故事,并將其轉化成更多文化商品對外交流傳播,展示裕固族文化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