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我們都需要有一扇能夠供給自由出入或者擋避喧囂的門檻,門檻原本存在的理由是起到支撐固定的作用,所以事實上門檻本來就能夠給人以安全感。
而在我們現代的建筑當中,已經基本看不到門檻的痕跡了,當我們走進杭州、蘇州的園林,那些宮、殿、樓、堂、館、室、軒……凡有門的地方,必有門檻。

在鄉間村鎮的老式民居中,門檻亦隨處可見。門檻者,指“門下的橫木”。門檻,又俗稱門坎;在古代的典籍中,則稱之為門限。《爾雅釋官》中有“木失謂之閾”的話,注釋者說“閾為門限,謂門下橫木為內外之限也”。《后漢書藏官傳》:“越人候伺者聞車聲不絕而門限斷。”可見在古代,門檻是非常受重視的。


門檻的種類
門檻常見的有三種,一種是直接固定在門枕石的槽中,高度較小,可以一步跨過;

一種是可以活動的,在需要時插在門枕石上的木槽中或用木栓栓在兩門枕石之間,高度大概兩尺;

還有一種門檻(的變式)是大板門下的一對可以自由啟閉的小門,高度基本上在三尺以上,個別的甚至達六七尺,在小門下還會有一道兩三寸高的木質或石質的小門檻。

古時候的門檻可以分為固定和移動兩種,因為以前一些達官貴族或者大商賈家里經常有馬車出入,所以就有了移動門檻的產生,其實一般都是固定的。而且,以前是不像現代人一樣隨便,對于門檻,那是有很多的講究的。
門檻的作用
門檻,除了擁有擋風防塵,拒爬蟲的作用,更是一種敬畏、敬重的文化制度,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后來又慢慢演變成了陰陽風水文化,尤其從住宅風水學的角度而言,頗具講究,歸入而言,具有以下作用講究:

1.聚氣
因大門和地面上會有一條縫隙,而正是這條縫隙的存在,會影響整個住宅的氣場,讓氣場從這條縫隙流出、渙散。如果安置一個門檻則能擋住這條縫隙,就會聚集住宅內的氣場。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商賈名家甚至貧民百姓都對此極有講究,目的,防止氣流從門底回穿梭,引致內廷氣場渙散。
2.聚財
聚財和聚齊的原因一樣,設置門檻可以防止財運從門縫之間流失,一所氣場不聚的宅邸,其財氣也就無法聚集,往往財來財去。過故古代風水學講究,在大門處按條門檻,有收納聚財之意。

3.擋陰氣
設置門檻不但可以保障屋內財與的氣不外流,亦可阻止屋外陰風入內。重要的是設置門檻直接可以堵住大門底下的縫隙,使得陰風無法從大門底下入侵。
4.辟邪
民間宅邸設計門檻時會連帶設計臺階三級以上。傳說孤魂野鬼不會象人一樣走路、而是雙腳蹦跳行走,對三級以上的臺階又不能直接上去,因而三級臺階的設計能起到辟邪的作用!
只因有了風水文化,如何跨過門檻,又演示出較多的門檻習俗,例如:進門時不能直接踩踏門檻,要直接跨過去,如若踩踏是對主人的不敬,因為,門檻相當于住宅主人的脊背;再比如入寺廟,過門檻,男客須先邁左腳,女客須先邁右腳,同樣也不能踩踏門檻,據說踩踏門檻會使人在陰陽兩界漂浮不定……等等。

門檻,作為育人、禮敬的載體物具,古建筑門第中的規制,曾經濃郁的中國式生活符號,雖然離我們遠去,只剩下淡淡而模糊的印記,但無不洋溢著其獨特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