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百家姓中哪個姓氏最富有?毫無疑問,那就是排名第二的錢姓。
錢,財富的代表,價值最直白的表達方式,歷史上有這么一個王朝,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富有”的王朝,那就是吳越國。
有人可能會說,這么一個小國,怎么敢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標榜為最富有的王朝?
這里所說的最“富有”,指的并不是說這個王朝的物質基礎,而是這個王朝的姓氏。
吳越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錢姓的王朝,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小國,都城為錢塘,也就是如今的杭州。

錢镠,吳越國的創立者,小名叫婆留。錢镠之所以小名叫婆留,是因為他出生的時候天有異象,而且相貌極其丑陋,父親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所以打算把他扔到井中。錢镠的奶奶舍不得,將其留下,所以叫婆留,意為婆婆留他一命,后來那口井也被稱作了婆留井。

正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后福,錢镠從出生開始,就注定了不是一個平凡的人。
錢镠從小練就一身好功夫,為人正派,但因為出身較低,迫于生計,曾經有一段時間以販賣私鹽為生。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錢镠應募投軍,跟隨當時的石鏡都鎮將董昌闖蕩江湖,一直升到都知兵馬使。后來錢镠多次建功,平定混亂,得到一代名將、淮南節度使高駢的盛贊,稱他之后的成就不可限量。
之后錢镠翦滅劉漢宏,被任命為為杭州刺史,占據杭州。雖然依然跟著董昌,卻已經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公元895年,董昌自立為皇帝,建大越羅平國,改元順天。當時董昌意欲加封錢镠,被錢镠拒絕。錢镠念及舊情,曾勸誡董昌,讓其取消皇帝之位,當一個節度使,最后無功而返。后唐昭宗封錢镠為浙江東道招討使,彭城郡王,攻打董昌。
當時的董昌占據越州,即為如今的浙江紹興,討平董昌之后,錢镠完全占領了浙江,可謂是浙江是說一不二的君主。
錢镠在政治上的眼界非常成熟,并未急功近利自封為王,僅僅只是當了個開門的節度使,后來被封為越王。
當時的浙江形式不為樂觀,錢镠雖然平定了內亂,但是由于三面受敵,仍然進行了多次征戰,當時錢镠面對的最大的敵人就是據有淮南、蘇南、皖南的吳國。錢镠不稱帝,而是向與吳國敵視的中原梁朝稱臣,以尋求戰略上的支持。朱溫稱帝后,封錢镠為吳越王,吳越國正式成立,隸屬于梁朝。

不得不說,錢镠在治國方面有著很好的政治經驗,唐末五代十國,天下大亂,而吳越國在錢镠的精心治理下,境內無災,甚至每一畝土地都開發利用起來,年年豐收。各地百姓都受深戰亂之苦之時,吳越百姓則數十年不見戰火。加上錢镠為君清明,愛民如子,深得吳越百姓的愛戴。
五代十國,大多數王朝內部都殺伐不斷,奪利不休。而吳越國內部則相對比較穩定,宗室比較和諧,大家都互謙互讓。更為難得的是,在為爭皇位父子反目,兄弟相殘的封建統治社會,吳越國政治穩定,兄友弟恭,傳承十分有序,實屬中華民族封建歷史上的一股清流。
錢镠雖然讀書不多,卻十分熱愛文學創作,留下了一千古名句,就是“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是情人之前表達思念之情最為委婉的一種方式,后來大文人蘇軾的《陌上花》創作靈感就來源于此。

在錢镠的表率下,吳越國宗室是五代十國文學成就最高的,幾乎個個都是才子,留下許多詩篇。最著名的有文學家有羅隱、皮光業。
錢镠在政治上高瞻遠矚,最可貴的就是他的“民本”思想,知道吳越國統治的浙江是個小國,就算依附于梁朝,也難免會被更大的王朝吞并,所以他告誡子孫,要向中原謹守臣節,等待中原真人出現,可納土歸順。后來吳越國歸屬宋朝,以最為和平的方式結束了歷史的行程,是歷史上少有的佳話,為中華民族的統一做了很好的表率。

吳越國,雖然只是歷史舞臺更替中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國,但是作為一千年前的統治者,他的很多政策,依舊被后人贊頌。錢镠的陵墓錢王陵是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