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香港3月21日消息(記者周偉琪)拉丁美洲電影的悸動激情令人著迷,破格題材和手法常令人耳目一新。第四十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別選映多部拉美電影,不乏國際得獎佳作。
巴西電影人才輩出,小克萊伯.門多薩的《不遷不拆水瓶座》(內地譯名《水瓶座》)以音樂和節奏譜寫保育女神對抗暴發地產商,入圍戛納電影節競逐金棕櫚獎,更連奪多地電影節最佳電影獎,而以《蜘蛛女之吻》成名的索尼婭.布拉加亦數度獲封影后。馬賽羅.戈麥斯的《淘金英雄》(內地譯名《若阿金》)重塑巴西民族英雄席爾瓦·沙維爾的傳奇,暴露殖民地時代的壓迫剝削,入圍柏林電影節角逐金熊獎。馬西路卡坦努(MarceloCAETANO)的《肌電工情》則藉肉體放電的男男情欲愛戀,以敏感目光捕捉陽光大男孩尋索人生方向。
阿根廷電影新力量亦備受矚目。加斯頓.杜帕拉特與馬里亞諾.寇恩的《玩謝大作家》(內地譯名《杰出公民》)寫諾貝爾獎作家衣錦還鄉的荒誕奇遇,以《無定向喪心病狂》(內地譯名《荒蠻故事》)揚名的奧斯卡.馬丁內茲更摘下威尼斯影帝殊榮。智利導演帕布羅.拉雷恩以《第一夫人:積琪蓮肯尼迪》(內地譯名《第一夫人》)進軍好萊塢前,亦早以該國諾獎詩人借題發揮,在《流亡詩人聶魯達》(內地譯名《追捕聶魯達》)創造斗智斗力大追捕,獲提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盧卡斯連拿(LukasV.RINNER)則借鑒若松孝二,結合性與革命的主題,在《隔墻有個天體營》(內地譯名《得體的女人》)以雙面女傭卸下衣裳加入天體俱樂部,諷刺階級矛盾。
墨西哥影片的威力同樣不容忽視。阿瑪特.伊斯卡拉憑《欲望號妖獸》(內地譯名《野蠻地區》)一家男女與妖獸交歡滿足性欲,以魔幻現實風格大膽袒露社會壓抑與人性脆弱,勇奪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露茜亞卡雷拉斯(LucíaCARRERAS)的《天降小娃娃》則是溫情小品,透過兩個社會邊緣的女人照顧女嬰重拾人性美善。更有參賽紀錄片《假面的自白》、大師新作《無盡詩篇》(內地譯名《詩無盡頭》)及修復經典《低度發展的回憶》(內地譯名《低度開發的回憶》)。節目詳情可瀏覽官方網站www.hkiff.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