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
大國夢強國夢
中華民族崛起這個“中國夢”,首先是大國夢,然后是強國夢。
中國要成為一個經濟大國,一個技術大國,但是,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實現中國夢,還需要有科技強國和文化強國。科技面對的是全世界,而文化則是引領全人類,是人類進步的燈塔。
人物名片:不論是執掌浙江大學還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楊衛一貫平和而低調,說話嚴謹,更像學者而全然沒有省部領導的架子。即便卸任浙大校長,楊衛還以浙大城市學院說事,呼吁政府關注獨立學院碰到的新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
老百姓擁有幸福美滿的生活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早在南宋GDP就占全世界超過一半的比例,然而自鴉片戰爭以來,在百余年的時間內,中國受盡了屈辱,中國的民族自信心遭到了很大的打擊,改革開放以后,在很短時間內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
“中國夢”是一個強國夢,不再受人欺負,同時也是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老百姓擁有幸福美滿生活的“中國夢”。作為中國人,首先要擁有一顆“中國心”,對于我和娃哈哈來講,就是把企業做到世界500強,打造中華民族的世界品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國家實現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人物名片:每次參加兩會,都是媒體追逐的焦點人物,不論是大會發言、小組討論,還是答記者問,宗慶后一貫是直白、生動,還很尖銳。作為“內地首富”,卻不斷為工薪階層呼吁,從分配住房到免征個稅等等。
全國人大代表、森馬集團董事長邱光和:
中國的民族品牌
屹立于世界
我理解的“中國夢”,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國家富強,二是人民幸福。我們既要物質富裕,也要精神富有。“中國夢”涵蓋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所有中國人的夢想匯總起來又是我們的中國夢。國家的夢想和個人的夢想是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我們實現國家富強之夢,其目的也是為了讓每一個中國人生活得更加美好;個人夢想的實現,也要依托于國家夢想的實現。
作為服裝企業,我們的“中國夢”有3個。一是通過更好的產品、更好的服務,把更多的美、更多的時尚、更好的生活態度傳遞給我們的消費者,不斷滿足他們消費升級、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二是通過努力,立足浙江,著力打造民族品牌,使中國的民族品牌屹立于世界。三是不斷做強實體,實施多品牌戰略,打造更多的平臺,幫助更多的人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
人物名片:非常隨和,絲毫沒有架子。從事著傳統行業,卻在傳統和時尚之間不停游走,為大眾創造著美,傳遞著美。語言平實而堅定,言語中常常流露出的是打造民族品牌――民族和世界不斷融合的夢想。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
中國人自己的華服
我的中國夢比較具象,就是當中國實現偉大民族復興,走上世界舞臺的時候,中國人有一套合身的服裝,一套帶有中國元素、東方風格的華裝,能夠彰顯中國文化的魅力,增強民族認同感。
這套華裝,既有能孕育古典意蘊、展示時代風尚的女裝;也要有莊嚴、典雅、雍容大度的男裝。現在,很多國人穿著西服出現在正式場合,總覺得缺乏中國文化特征。
當然,華裝的面料最好是絲綢的。因為絲綢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代表,是中國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錦繡”兩字已成為美好事物的象征。
人物名片:一看就是一個知識分子,一談就會談到中國文化,而三句話又離不開“中國絲綢”。“絲綢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的張力,或加上瓷器和茶葉,”趙豐經常這么說,“這是有可能打造成一個極好的產品的。”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蔡秀軍:
讓人人都敢做夢、追夢
能圓夢
機會公平十分重要,要讓人人都敢做夢、愿追夢、能圓夢。實現“中國夢”,就應該按照十八大精神,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公開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努力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全國政協委員
浙江省林業廳副廳長吳鴻:
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是所有人的期盼,也直接關系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生態環境保護作為當前相當嚴峻的一個社會課題,必須從健全制度入手,從加快轉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點滴抓起,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少環境污染。
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讓中國汽車跑遍世界
“中國夢”是一種激勵,一個美麗的追求。對我來說,這個美麗的追求就是要讓世界充滿吉利,讓中國汽車跑遍全世界,而不是全世界的汽車跑遍全中國,這就是我美麗的追求。
吉利在創新和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遇到了很多的挑戰,但我相信隨著改革的深化和開放的擴大,以及十八大精神的貫徹和落實,這個方面的問題一定能夠很快得到解決,我非常有信心。
我認為中國要想創造世界名牌,企業要實現轉型升級目標,首先要把社會大環境和企業環境解決好,特別是一線勞動者的各項權益落實好,包括養老福利、社會保險、醫療體制、居住保障、技能教育等等,在提高一線勞動者經濟地位的同時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和榮譽感。讓每一個員工安心地、心情舒暢地做好自己想做的工作,發自內心地去奉獻,發自內心地為社會、為企業做貢獻。在這樣一種工作與生活的環境中,企業產品的質量才能保證,技術進步、科學發展以及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和企業轉型升級目標才有可能實現。
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國家、企業、人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因此,首先必須營造一個好的大環境。
人物名片:2003年,李書福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10年來,他圍繞經濟、民生、環境等熱點問題,共提出了20多條提案,其中許多都是關于振興民族企業、改善行業環境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吳海燕:
讓老百姓的財富夢、宜居夢
一步步走進現實
奧運夢、世博夢等,都已成為現實。現在,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和重視民生,讓老百姓的財富夢、宜居夢等一步步走進現實。家是“小國”,國是“大家”。中華民族的復興夢,需要大家自覺地將個人的夢、集體的夢,與國家的夢、民族的夢有機統一起來,集聚更多、更強大的力量,共同為之奮斗。
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
世界電器之林有一個品牌來自中國
把正泰電器做大做強,是我最大的夢想,我曾說過:“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在世界的電器之林有一個品牌來自中國,它的名字叫正泰。”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年輕人勇于追求自己的夢想,比如許多正在創業的年輕人,我想說,立志做大事,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從小事做起。
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
自信、從容
有文化底蘊的國家
中國第一步“中國夢”已經完成。我的“中國夢”,是希望中華文化崛起,例如太極拳、京劇等,希望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可以回來,中國能變成自信、從容有文化底蘊的國家。
全國人大代表、溫州晚報雪君工作室主持人鄭雪君:
立德、立功、立言
我的夢與我們共和國的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由此,我要求自己不斷地修身,為天下人之福祉而立德、立功、立言。
全國人大代表、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校長方青:
愛的教育
“中國夢”是整個社會前進過程中的追求與希望,老百姓一個個具體的、小小的夢想共同匯集成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上學夢、買房夢、就業夢,一個個體現民意、關乎民利的需求讓宏大的“中國夢”更顯具體而真實。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既是追夢的人,也是助人圓夢的人。
作為一個教育追夢人,我一直在思考與踐行中體會這些年教育帶給自己的成熟與變化,我想“愛的教育”將是我此生不懈追尋的教育之夢。
當然,作為一個助人圓夢的人,我也希望我們的教育能少一些功利,多一些公平,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實干,少一些題海戰術,多一些能力提升,不要讓那么多的家庭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不知所措。
人物名片:浙江團96名全國人大代表中,唯一一位基礎教育工作者。和她說話,你就能感覺到這是一名老師,她每次發言,就像朗誦散文一般字正腔圓,而幾乎所有的發言都關乎教育,關注教育公平,尤其關心農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