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孫權的故事很多,凡是中國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來,但如果說孫權盜墓,知道的人可能沒有幾個,不少人可能也不會相信。
孫權盜的是哪個人的墓?這個人的祖上算起來與孫家祖上的關系還不一般呢,他就是歷史上第一任“長沙王”吳芮。
既然要盜墓材,長沙附近的古冢名墓很多,為什么要選吳芮的?這是因為吳芮的墓材多,而且好。
秦漢時期曾流行一種特高等級的下葬禮制,叫“黃腸題湊”。這種葬式有利于尸體保護,本是春秋時期周天子所葬專用,后來諸侯王、功臣,經特許也可使用了。
“黃腸題湊”全部用上等木料做成,墓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壘成的框形結構,需要耗費大量的木料。揚州廣陵王博物館內便保存了兩套全國僅見的“黃腸題湊”,此是1980年在江蘇高郵天山一號墓、二號墓中出土的。墓主人分別是漢武帝之子、廣陵王劉胥和王后。整個墓內南北長13.5米,東西寬11.2米,高4.10-4.50米,四周全部由上等方木圍成,題湊木共計857根,每根方木一般長0.94米,寬厚0.40米,層層壘砌。我曾隨南京師范大學考古系學生一起去看過,雖然經過2000年水浸土埋,但木質仍然堅硬如新。

孫權盜取吳芮墓材的事情,正史、野史上均有記載。從這些史料上看,孫權盜掘吳芮墓和修孫堅廟時,征用了當地不少民工。這么多的木材要運到地面上,也是要費不少人工和時間的。
孫權盜墓還引出了一件“活見鬼”的事,《盜墓史記》(第一部)中稱之為中國盜墓史上的第一奇事,此說并不夸張。
吳芮是公元前201年離世的,到孫權盜墓時已過了400年時間。但打開他的棺材發現,吳芮的尸體竟然一點未腐爛,“容貌如生,衣服不朽”。
盜吳芮墓引出的活見鬼現象,如果到此為止,也還不算出奇,奇的還在下面呢。
不久,當時替孫權盜墓取木的湖南人去安徽,經過壽春時,在路上遇到一個中級軍官,當時是校尉級別,他覺得十分驚訝,便問校尉:“你怎么長得很像過去的長沙王吳芮啊,就是稍微矮一點兒。”
校尉很詫異,反問他,“吳芮是我的先祖啊,你是怎么看見的?”
那人便把孫權盜吳芮墓,取里面木材修建孫堅廟的事情和經過說了一下。原來,這當官模樣的人叫吳綱,是吳芮的第十六代孫。
孫權盜掘吳芮墓的事情動靜很大,吳芮居住在浮梁瑤里的族人相當吃驚,知道祖墳被盜的消息后,趕緊奔來長沙,看到自己引以為豪,視為圣祖的吳芮墳墓遭盜,棺材遭撬,還被曬尸,悲痛萬分,氣得要死,不排除有人要找孫權討說法。但孫權其時龍運當頭,是吳國大皇帝,吳芮的族人也只好忍了。
根據吳芮“歸當赴天臺,觀天門之暝晦”遺囑,后人決定將吳芮遷葬回家鄉瑤里。據說為防止再盜掘,秘葬于五股尖仰天臺下一個巖洞深處,至今遺跡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