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仙海區仙海湖畔一建設工地,前不久發現了三座明代古墓,經過考古隊半個月的搶救性清理發掘,三座明代墓葬的結構基本暴露,大量精美的雕刻現身。
3月25日,綿陽考古專家表示,在綿陽仙海境內,正規的古墓發掘尚屬首次,而大量精美的雕刻現身,以及墓葬的規格,體現出了該墓葬的“豪華”。目前,考古專家們正在進行進一步的清理發掘。

在隨后的挖掘作業中,工人們又發現了另外兩扇石門,工作人員觀察后發現疑似三座古墓,出于對文物的保護,便停止了施工。
“這個肯定是古墓,上面好多雕刻,都沒有見到過。”現場發現疑似古墓后,工作人員們議論紛紛,并立即向管理人員進行了報告。
北京城鄉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發現可能是古墓后,便立即停工,向文物部門進行了報告。同時,為了保證古墓的安全,公司還專門安裝了探照燈和監控攝像頭,并派人24小時值守,不讓無關人員進入。
隨后,綿陽市文物部門相關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發現其中一座古墓的石門被破壞,另外兩座古墓石門緊閉,保存完好。根據初步判斷,古墓很有可能是元末明初時期的。隨后,綿陽文物部門向上級部門匯報后,決定進行搶救性發掘。

專家解析:墓主或為“外來戶”
專家介紹,目前掌握的信息說明,這很可能是一個家庭墓群。1號墓龕內正壁雕刻一位富貴雍容的男性,兩側有童子侍立。3號墓的墓龕有“信女劉氏四之墓記”字樣,說明墓主為女性,而墓主的骨骸完整,骨骼及體型也表現出女性特征,身高近160厘米。2號墓的墓主,從墓龕文字也可以看出是女性,從文字上看出是其子修建的墓葬。
“1號墓墓頂的蓋板雕刻有八卦圖案,墓龕外的門壁上雕刻的兩幅圖案,具有明顯的道教色彩。左側的雕刻類似于‘門神’,而右側的奔馬,則意喻升天的愿望。”該負責人說,專家在對三處墓葬進行搶救性清理過程中,專家發現墓室內雕刻圖案中有很多與道教、佛教等相關的信息,3號墓葬后龕的“日月”雕刻,字體為紅色,可以理解為“日月同輝”“天人合一”,“崖墓的盛行,與道教盛行有關,此次墓葬中的雕刻,也可能與道教盛行有密切關系。”

同時,專家介紹,此次發現的墓葬距離古蜀道不遠,但本地土著去世后一般選擇遠離大道的偏僻山坡埋葬,而這三座墓葬選擇在古道邊,說明墓主很可能是當時外地來綿陽的“外來戶”。
“明代的雕刻工藝不一,但這次發現的雕刻非常精美,墓葬也很‘豪華’,而且這是綿陽仙海境內首次正規考古發掘的古墓葬,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專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