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龍泉市西街街道延巖后村集中改造村莊墻體,統一刷成上白下灰的樣式,預計2014年春節前能基本完成6000平方米的墻體改造。下一步,該村將重點開發葉紹翁故園項目,繼續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等,著力把巖后村打造成“歷史古村特色型”村,成為集餐飲、住宿、休閑、養生等功能于一體的休閑鄉村、古文化鄉村和生態鄉村,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度假、旅游觀光。
西街街道充分發揮古樸厚實的古街文化和歷史特色凸顯的古村落等優勢,相繼推出和完善了以“白云巖3A景區——下樟古村落——巖后村——周村邊籬古道”為主的“一日游”路線,以及以“宮頭古村(鳳凰山、葉溥故宅、姜家大屋、吳三春故居)”和“河村(劍村文化創意園)、香樟園、瓷谷文化創意園”為主的兩個“半日游”路線。
據了解,白云巖景區在創3A后,陸續又進行了提升和完善。諾克里滑道、劍俠文化綜合項目、夏季親水項目等正在規劃建設,形成與下樟村鄉村旅游的無縫對接。下樟村在建設中結合生態、文化優勢,聘請臺灣知名教授與浙江大學團隊對下樟村進行了整體規劃,打造古廟廣場、水街市集、云塢古巷、田園劇場等主題區塊。宮頭古村是第一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莊,有著悠久的道教文化,還有葉溥故宅、姜家大屋、古瓷文化等景點,豐富的人文資源為宮頭村發展具有歷史古村特色的鄉村旅游增添了亮麗的一筆。劍村文化創意園以劍村刀劍研究院為中心,在這里可以感受龍泉寶劍文化的博大精深;香樟園是麗水市香樟樹成樹分布面積最大、最集中的區域;河村新社區在“舊村改造”后,形成統一的徽派風格。
龍泉市為進一步加快鄉村旅游發展,堅持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促發展,下一步將結合下樟、巖后、河村農旅融合重點村建設,積極創建省級農家樂精品示范區,爭取省級地質文化特色村項目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