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晉南北朝時期,傳統醫學不僅在治療學、藥物學方面,而且在針灸、外科等領域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其中在針灸學領域,出現了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針灸學家——鮑姑。
鮑姑為東晉著名道士、醫學家葛洪之妻,他們常在一起上山采藥,之后煉丹制藥,行醫濟世。據《南海縣志》及《羊城古鈔》記載,她善長針灸,行醫濟世足跡遍及南海、廣州、惠州、番禺、博羅等地。
鮑姑是中國醫學史上有確切史料記載的第一位女針灸家,她的針灸及醫術對葛洪的醫學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葛洪《肘后救卒方》中載有醫方109條,而其中絕大多數是灸方,達90多條。書中對灸法的醫療效用、施治方法、宜禁都有很系統的闡述,由此可以看出鮑姑的針灸水平及對葛洪的醫學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