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翼城大河口考古工作者曾發現了一個西周時期的墓葬群,占地面積約4萬余平方米,墓葬千余座。起初,專家從墓的選址和規模上看,認為墓主人的身份不會很高,但是接連挖掘出的價值連城、富可敵國的財富,一時間,讓墓主人的真實身份,成了一個巨大的謎團。為了解開這個謎團,考古隊長謝堯亭等專家決定,根據隨葬物品,尤其是青銅器的線索,來尋找有關墓主人身份的答案。

墓葬群墓葬群
在隨后清理出的一個青銅卣的蓋內面,和器底內面,都鑄有一篇銘文,內容是“燕侯旨作姑妹寶尊彝”。燕侯旨是燕國的第二代國君,“姑妹”據《左傳》解釋:父子妹為姑妹,通俗地講就是燕國的燕侯旨的小姑姑。那么,燕侯旨給他的小姑姑做的器物,怎么會埋葬在遠隔數百公里外的翼城縣大河口呢?

成套的酒器成套的酒器
通過對青銅器物的逐漸清理,考古工作人員已經將發現的重點,集中在銘文中的“霸”字。因此,謝堯亭等人認為,如果墓主人的身份真的和“霸”有關的話,那么,接下來,一定還能夠在其它器物上發現有關“霸”字的銘文,或許能徹底揭開墓主人身份的疑團。

霸字銘文青銅器霸字銘文青銅器


霸字銘文霸字銘文
如果霸字確認了,那么這件青銅器上的銘文,完整地讀下來,就是“唯正月初吉霸伯作寶甗”。此時此刻,整個考古隊徹底沸騰起來,因為,他們終于在2號墓中,發現了“霸伯”的字樣。也就是說,他們基本可以確認,霸這個族群,確確實實是一個國家了,他們的君主,正是霸伯!

青銅罍“霸伯作寶尊”


銅甗“唯正月初吉霸伯作寶甗”
隨后,考古隊還在一個編號為M1017的大墓中,同樣發現了帶有“霸伯”的銘文。在一件銅豆的銘文上顯示,“霸伯作太廟寶尊彝,其子子孫孫萬年用用”。另外一件青銅罍lei內壁,也有“霸伯作寶尊”的銘文。可見,霸伯作為霸國的君主,是確認無疑了。然而,既然霸國真實存在過,那么,在3000年前,周王朝建立初期,分封天下,史書上有記載諸侯國,就有160多個。可為什么我國已有的歷史資料中,卻從未出現國霸這個國家呢?

銅豆銘文銅豆銘文
霸國既是晉國的鄰國,卻不依附于晉國,根據春秋時期,諸侯間遠交近攻的外交政策,霸國勢必與中原各諸侯處于一種對抗的狀態。那么,霸國究竟是屬于什么族群呢?它和晉國、倗國的禮儀風俗,以及生活習慣上,又有哪些相似和差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