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成旅游熱點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紅軍會寧會師舊址……周末,各地烈士陵園、革命紀念場所人潮涌動,游客向革命英烈致以哀思、獻上敬意,紅色旅游景區接待游客明顯增加。
緬懷前人、感悟生命,人們在感受紅色文化的同時積蓄繼續前行的精神力量。
數據顯示,僅清明小長假首日,湖南韶山接待游客就超過6萬人次,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游客人數達4.4萬。小長假期間,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接待游客11萬人次,甘肅的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接待游客2.7萬人次。四川的鄧小平故居、朱德故里、陳毅故里等景區接待游客均過萬人次。此外,安徽的藕塘烈士陵園等紅色景區內,游客也是絡繹不絕。

鄉愁文化帶熱鄉村旅游
清明時節憶鄉愁,農家院里覓往事。清明返鄉祭祖后,許多游客選擇就近到郊野景區、公園、古鎮等旅游,回憶家鄉往事,感受風土人情,由此帶熱了鄉村旅游市場。
距今已有千年歷史的甘肅榆中青城古鎮,在清明假期前后舉辦“城隍出行”活動,上演了秦腔和青城小調,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覽。在貴州,節慶游、鄉愁游等旅游線路和產品深受歡迎,西江千戶苗寨單日接待游客超過4萬人次,其中96%為自駕游客。
在四川,體驗式鄉村旅游成為出游首選,雅安石棉蟹螺堡子、寶興雪山新村,巴中平昌駟馬水鄉等鄉村旅游點成為游客關注熱點,民宿、農家樂等生意紅火。

民俗旅游異彩紛呈
十里溱湖,千舟齊發,萬篙爭流
每到清明時節,江蘇泰州舉辦的溱潼會船活動就會引來各地游客前來觀看。這場盛大的水上廟會,總是讓周邊的住宿一房難求。
在全國各地,結合清明主題舉辦的民俗文化活動寓教于游、富有體驗,游客數量明顯增加。
山東煙臺棲霞牟氏莊園推出了“清明游莊園”活動,游客可以現場參觀餑餑雞大集錦,體驗搗臼搗麥米、大鍋熬麥米等活動,既收獲了歡樂,又增長了知識;湖北建始石門河地心谷景區舉辦“始祖文化旅游節”,邀請游客感受始祖文化祭祀大典和鄂西南民風民俗,儺舞、茅古斯舞、土家擺手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以及特色民族食品、民族工藝旅游品吸引了眾多游客關注。
“把民俗文化辦成節慶活動,這是一種很好的文化傳承方式。”特意到現場體驗溱潼會船的“90后”游客曹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