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偷盜走私、戰爭掠奪等人為因素,很多見證和代表著一國歷史文化過往、對原屬國有著重要意義的文物流失海外。買賣非法流失文物的行為受到廣泛譴責,而多年來,歐美國家返還搶掠文物這一復雜問題也一再引發人們的關注。2002年底,大英博物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19家博物館在聯合發表的《全球博物館的重要性和價值》宣言中,曾以全球化為由公開反對將收藏的古文物歸還希臘、土耳其、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等原屬國,引發巨大爭議。

墨西哥珍貴木雕終還鄉
3月20日,一場特殊的儀式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經過長達十年的訴訟,德國當局將兩尊中美洲木雕半身像完璧歸趙。這兩尊木雕是源自古代奧爾梅克文明的罕見文物,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上世紀80年代,木雕在考古挖掘地點被盜,最終被哥斯達黎加藝術品和工藝品經銷商萊奧那多·帕特爾森得到并帶至德國。2008年,德國當局沒收了包括兩件木雕在內的千余件藝術品,在法律訴訟過程中,這兩件珍貴木雕被德國當局扣留并交由巴伐利亞州考古收藏館收藏至今。
墨西哥國家歷史和人類學研究所的瑪利亞·比利亞雷亞爾表示,這兩件珍貴文物的回歸對墨西哥而言至關重要,她所在的研究所從德國當局開始這起訴訟之初就一直密切關注,并盡全力推進文物重返祖國的進程。她表示,奧爾梅克文明是墨西哥最早的文明之一,與這兩件流失的木雕擁有相同背景和特征的文物只有13件,它們的回歸對相關研究的推進起到重要作用。
2010年,在針對文物回歸的法律程序開始之前,墨西哥曾派出專家組前往慕尼黑并對兩件文物的真實性進行鑒別。經過長達7年多的繁復過程,兩件文物最終得以踏上返鄉之旅。據悉,這兩尊半身像將在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展出。

英國以借展方式送回文物
近日,英國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發布消息稱,英國軍隊1868年在埃塞俄比亞掠回的包括皇冠、圣杯、皇室婚紗和珠寶等珍品在內的一批珍貴文物,將以借展的方式返回埃塞俄比亞。
這些文物是該博物館正在進行的“馬克達拉1868”展覽的組成部分,該展覽是為紀念馬克達拉戰役150周年而舉辦。博物館館長特里斯特拉姆·亨特表示,如果埃塞俄比亞有興趣長期借展這個項目的展品,博物館將隨時準備協助。
1868年,英國將軍羅伯特·納皮爾帶領的英國軍事探險隊發動了馬克達拉戰役,要求埃塞俄比亞泰奧多皇帝二世釋放其掌握的英國人質。英國軍隊摧毀堡壘后,大批宗教文物遭到洗劫,這些文物現在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等機構,或流入私人收藏家手中。

埃塞俄比亞早在十多年前就向英國政府提出歸還文物的要求,但遭到相關機構的拒絕。根據埃塞俄比亞馬克達拉珍寶歸還協會的統計,已知流失海外的馬克達拉珍寶共有468件,只有10件得以重返故土,其中約有80件文物藏于大英博物館之中。對此,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發言人稱“借展是解決流失文物最快以及最簡單的方式”,同時強調“埃塞俄比亞的文物在大英博物館的舞臺得以與數百萬國際訪客見面”。
以借展形式得到流失文物對埃塞俄比亞來說雖不夠理想,但至少向前邁出了一步。相關負責人表示,向公眾展示被搶掠的文物是積極的,希望曝光可以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帶來壓力,幫助埃塞俄比亞盡快要回文物。亞的斯亞貝巴大學埃塞俄比亞研究所所長伊麗莎白·沃爾德喬治則更加直接和尖銳:“他們拿走別人的財產,這是犯罪行為,應該為此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