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文化產業交流會現場)
“V仔V仔,帶我回到6000年前的中國古代城池。”
“好的,請跟我來”
這一對話是發生在本月26日美房云客發起組織的“VR+文化產業發展交流會”上的一幕,這場交流會足可謂大咖云集,碰撞出不少VR與文化融合的精彩火花。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任,考古文博學院徐天進教授、北京大學公眾考古學者劉慶華老師蒞臨現場。
劉老師在會上首先分享了文化及考古領域的現狀。文化同科技一樣,都是處于動態創新的發展過程,科技創新、文化創意交融發展是必然趨勢。在以往的工作當中,尤其是古代歷史文化方向,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文化的瑰寶需要經過艱難的考古和研究方能被發掘,但遺憾的是,只靠文字和現今發掘的遺跡,對考古不了解的人往往難以抓住與歷史空間的共鳴。
回到最開始的對話中,發問者是美房云客執行總裁蘆偉杰先生,而回應者則是美房自主研發的VR智慧機器人,一個名叫V仔的機器人小朋友。針對文化發展領域的痛點,通過成熟的技術應用能力,一整座6000年前位于洞庭湖濱的澧陽平原的古代城池被加以復原,并現場通過V仔機器人完成展示。這一場景的內容制作,也是由劉慶華老師傾囊相授指導,由美房文旅研發團隊開發得來。
揮舞VR手柄制陶、參與農耕漁牧、置身現場圍觀祭天、蘆偉杰先生戴上VR頭盔后,帶領在場嘉賓走進了歷史城池繁華的一天。對話歷史的天空,體驗消失的文明。
除了還原歷史,蘆偉杰先生還帶在場嘉賓走進了一場幻想中的世界——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這是辭賦家陶淵明先生的《桃花源記》當中,初見桃花源的情景。
交流會上,桃花源記穿越而至,這里生活爺孫兩人,孫女以古琴為聲樂伴奏,爺爺有棋仙之靈,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位堪比AlphaGo的VR世界當中的人工智能人物,棋藝精湛,至今還沒人下的贏他。因還原人們對于幻想中的理想世界桃花源的向往,這款產品也被命名為云客V境之桃花源記。
這兩款產品曝出,著實讓來賓眼前一亮,引發VR與文化領域的深度融合的探討,美房云客此次作為東道主分享了團隊在VR+文化領域的先發之作,而其還在研發階段的作品似乎已經映射出VR/AR以及AI等技術在文化領域的著力點以及創新發展的方向和模式。
全經聯張云計副主席、北京西站站長汪文斌先生、北京市密云區招商局劉立彬副局長、酷開VR/AR事業部總經理Coco女士和現場嘉賓分享了他們對VR與文化結合的看法和展望。
大航海VR產業集團創始人、中國(南昌)虛擬現實VR產業基地創始人、航軟投資集團創始合伙人胥清浩先生:南昌VR產業基地非常關注VR行業的產業落地情況,讓產業發展結合VR去做一些事情,同時不斷提升內容體驗,打磨產品,加入更加生動的VR體驗,能夠開創新型的生活和娛樂方式。這個行業給00后的年輕人給更多的機會,去創造VR生活,5G時代即將來臨,屆時我們聚集在這里,或在各自的家中利用VR技術都能與各位交流互動,我們期待那樣的時刻來臨。
全經聯商業地產委員會副主任胡駿先生: “VR+”的潛力非常大,針對體驗式商業項目展示前景和商業前景是無限的,美房云客核心技術VR大場景能夠發揮更大的功能和價值。
優客工場王浩先生:每次來到美房云客都會看到又一次飛躍性的進展,VR與文化結合是一個特別好的發展方向,內容是VR發展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所以能夠吸引大家的關注,在于做了很多人性化的內容,而內容和技術的橋梁和搭接是是目前行業發展的關鍵階段。VR的延展性和邏輯性應潛心去做,從考古學家的視角去看待歷史,是VR+文化發展的一個去處。
說起美房云客,自2012年起深耕VR+領域五年之久,靜待花開。在很多創業公司無處發力的時候,美房云客已經在創始人及董事長廖永斌先生的帶領下,率先將VR/AR+移動互聯網以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房產營銷,將創新技術引入以房地產為突破口的傳統行業,基于對垂直行業深厚的理解打造VR+行業應用方案。16年掛牌新三板,至今擁有兩大研發中心及百余人的研發生產團隊,更自主開發了一套適用于VR+應用方案整體流程的IT系統,形成強大的VR+技術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