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美國著名建筑師約翰·波特曼安然離世,享年93歲。這位大師級建筑師還有一重身份為人所樂道,他本人是頗負盛名的開發商,集設計和開發于一身。在長達數十年的職業生涯中,他以多個地標酒店和辦公樓項目重新定義了亞特蘭大等美國城市的天際線,將西方現代建筑設計理念傳遞到中國和印度,也將震撼的中庭塑造成其個人標簽。
約翰·波特曼是最早來華發展的美國建筑師之一,改革開放之際還受到鄧小平的接見。50多年的職業生涯帶來的不僅是北京、上海、中國天際線的改變,也是全球天際線的改變。
約翰·波特曼曾締造過上海之“最”。

早在1990年,由其設計的高152.1米的“山”形建筑——上海商城,就一躍成為上海浦西當時最高的建筑,由此敲開了波特曼進軍中國市場的大門,也成為改革開放后第一批進入中國的外國建筑師之一。
此后,波特曼不斷在中國的版圖蓋上自己的“印章”,這些烙上波特曼印記的商業建筑在參與中國城市化建設的同時,也得到了來自官方的認可。
1997年,普利策獎得主保羅·哥德柏格在為《紐約客》撰寫的評論文章寫到,“約翰波特曼身兼建筑師和藝術家的雙重身份,同時也是一位房地產開發商。他的重要之處并不能簡單地歸結于他設計了一些世界上最具創新性的商業項目,而在于作為建筑師及開發商,波特曼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能將自己所設想的設計轉化為現實的建筑師。”
這與波特曼的成長是不無關系的。
在他的家鄉亞特蘭大,波特曼在桃樹街附近受教育和開始其獨特的職業生涯。
沒有桃樹的桃樹街
他很小時候在街角售賣雜志和在桃樹街向劇院里的人們售賣貨物時,就具備了創業精神。

在他的首個任務:改造Eagles男生大樓時,他想添加上一個當代鷹的金屬雕塑,但業主不愿為藝術品出錢,波特曼用自己的錢建造了這座雕像,并把藝術品融入項目。
他的獨特創業精神繼續深化。基于其設計商場的經驗,他看到了亞特蘭大對于零售展覽空間的需求。
作為一個商人,他嘗試著把由一個停車庫改成的四萬平方英尺批發陳列室租給家具制造商。項目的成功使他他想得更遠大,熱切地想完成展銷市場的概念。
他得到了投資商的支持,設計和建設一百萬平方英尺的亞特蘭大商品展銷中心,這是桃樹街中心的起始項目,并從此開始了把亞特蘭大轉變為全國第三大會議和貿易中心的歷程。展銷中心財政方面的成功為他其它的開發項目提供了刺激因素。
波特曼最具想象力的探索是在設計其第二個家——在佐治亞州海島上的 Entelechy II時,這個項目完工于1986年。
桃樹中心始建于1960年,最早開業的是其中的亞特蘭大商業購物中心。該中心現在被稱為美國商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座落于由人行天橋連接的綜合建筑群中的獨體批發商場。通過刺激貿易和旅游業,波特曼促使亞特蘭大成為全美會議之都之一。
他的三家主要的市區酒店,即威斯汀桃樹市廣場酒店、亞特蘭大凱悅麗晶酒店和亞特蘭大馬奎斯萬豪酒店,都落戶在會議區。
當亞特蘭大凱悅麗晶酒店于1967年開業時,波特曼憑借高達22層的中庭創造了建筑史上的豐碑,更贏得了全世界的矚目。
通過認真地重新審視傳統城市酒店,波特曼重新定義了酒店賓客的體驗,提供給客人與傳統酒店狹促環境所完全不同的空間。亞特蘭大凱悅麗晶酒店繞22層的高聳中庭而建,玻璃轎廂電梯直貫上下,人們可在通往頂層旋轉餐廳的同時領略整幢建筑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