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逸趣·當代中國花鳥畫作品邀請展”日前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展。
本次展覽從視覺藝術與學術理念的角度出發,深入記錄了當代中國花鳥畫藝術的傳承發展、融合創新與當代面貌。展覽邀請了方楚雄、范揚、邢少臣、梅忠智、黎柱成、王居明、安林等25位來自全國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中青年藝術家參展,他們的作品既有鮮明的中國畫元素和根脈,又有新鮮的表現方式和藝術語言,正是當代生活多元文化的一個縮影。展覽的作品以條屏、小品、手卷的形式呈現,以豐富的藝術樣式投射出當代花鳥畫家在創作語言上傳統意味與當代精神的交融。

在開幕式后舉辦的當代中國花鳥畫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從視覺藝術與學術理念出發,對中國花鳥藝術在當代語境下所做出的應變進行了研討。
“中國花鳥畫發展至當下,在題材、形式、描繪手法方面已經大大地超出了前人的規范。但是當今花鳥畫創作還缺乏中國傳統繪畫本源中那種深入中國人之骨髓的精神情韻,那種觀畫后引起的人與文化與自然的身心交融。如果既對優秀的傳統繪畫進行深入審視,又能在花鳥畫藝術創作時與時代審美需求相結合,中國當下的花鳥畫藝術,將會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四川美術學院教授、重慶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梅忠智在研討會上說。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美協主席、北京畫院院長王明明出席了開幕式,《美術》雜志社社長尚輝,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張工,著名理論家王志純、于洋等數十人參加了研討會。
展覽由北京畫院、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廣州美術學院、當代嶺南藝術研究院、廣東省中國畫學會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