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里面故事多,任何一個小東西背后可能都隱藏著“大秘密”,比如咱今天要說的這塊石頭:
相信大家看到它都很熟悉,因為它所在的位置非常顯眼-保和殿的后面,而且它長得非常“巨大”,整個身子長16.75米,寬3.07米,厚1.7米,重達200多噸,真可謂是石中巨人。
那么,這么大塊石頭是怎么運進紫禁城里的呢?

這塊云龍石雕是用一整塊艾葉青石雕刻而成,上面雕有九條龍,翻滾于海水江牙之中;同時,還刻有五座山峰,“九”和“五”組合在一起,寓意“九五之尊”。
如此氣勢磅礴,體型巨大的石頭都是從哪里來的呢?據資料記載,當時北京房山有個叫“大石窩”的地方盛產石材,這塊巨石就是從那里來的。
在那個沒有卡車的年代,工匠們發揮聰明才智,用了一種叫“旱路拽運”的方式將這塊巨石“拖”進了紫禁城,具體做法就是:
等到寒冬的時候,在沿途每隔一里地鑿一口井,然后把井水灑在路面上,讓其凍成冰;最后再把這塊巨石置于已經結冰的路上,讓其“滑”到紫禁城。很聰明吧!

關于運輸的過程,歷史上還留下了一個小故事:
據說康熙曾向一個老太監問起巨石運進紫禁城的過程,當時這老太監說這塊巨石是朱棣建紫禁城時就有的了,當年因為城門小,這塊石頭死活進不來,于是皇帝下令給石頭施以鞭刑,讓它嘗嘗苦頭,可最后鞭子也打了,這石頭還是進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