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收藏市場自古有之。從帝王將相到公侯富商,再到黎庶百姓,從古至今,和田玉的市場就從未斷絕。再說到如今經濟蓬勃發展、收藏品市場的火熱程度而言,和田玉收藏更成為了一種儒雅與氣度兼得、財富與底蘊共存的資金保值、增值的最佳選擇。
不過,單單是對于收藏家手中資金的保值與增值功能的保駕護航,已經不能再滿足極為活躍的和田玉收藏市場。那么,身為和田玉收藏家群體一員的您,會怎樣來一場令人驚嘆的“玩玉大賞”呢?

其實對于大部分收藏家來說,對于和田玉的收藏經驗,或者說是對于自身收藏水平(鑒別能力、增值預判、品質衡量等諸多技能)的有限程度,極大可能容易出現一種填鴨式的畸形收藏模式,這也就造成了許多初級收藏家極為尷尬的問題——高不成低不就。
什么是“高不成低不就”呢?通俗來說,就是由于自身的收藏水平的限制,導致自身和田玉藏品質量不高,或者說,和田玉藏品的量大于質。而這種現象的出現,極其容易導致的后果就是,打擊占極大比重的初級和田玉收藏家的積極性、為和田玉市場帶來眾多極為片面的負面情緒、加劇和田玉收藏市場的低質藏品的市場占比、營造出一種“低質即永恒”的市場虛假概念等等。
針對這一問題,小編認為,只有采取一定方式,著重抓住收藏者自身的思想意識與行為上的改變,才能真正讓高品質國玉綻放自身獨特的市場經濟下的經濟交互、資金保增以及文化財富的光芒。
在這里,小編推薦一種極為有效的解決方案——以藏養藏。
簡單說明一下,“以藏養藏”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用收藏家自身的低質藏品的價值尺度去換取等價的經濟價值,從而以此來滿足更為高品質收藏質量的經濟所需。

舉一個極為容易理解的例子:
當收藏者A手中擁有十件低品質藏品時,他可以通過市場交易將這些低質藏品進行市場交互,換取相應的等價資金到更為專業的和田玉交易市場,通過和田玉交易市場的更為高規格的把關,進而排除掉低端藏品,從而以共有價值去換得更高品質的和田玉藏品,以保證自身資金的保增與盤活。
這種“以藏養藏”的和田玉收藏市場的收藏經驗,不僅對于比重極大的初級收藏家有很大幫助,對于許多處于中段的收藏者的藏品規劃也有益處。而這種方案,也能從側面去遏制所謂“量大反虧”的市場畸形現狀,并增加許多初級收藏家的收藏意識,逐漸避免“以量取勝”的收藏誤區,進而營造一種相對健康的和田玉收藏市場秩序。
對于和田玉收藏市場這一種,以興趣為先導,以經驗為重點,以機遇為靈魂的市場經濟而言,不斷盤活資本,以其換取更高品質、更高利益價值存在藏品的手段,不失為一種活躍收藏市場、規劃自身收藏道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