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周開始,北方的游牧民族侵擾中原。戰國時期匈奴還不嚴重,秦朝時,把匈奴趕出了河套地區。
西漢初期,匈奴實力增強,開始收拾中原。西漢幾個皇帝忍辱負重,漢武帝開始還手了,狠揍匈奴。整個兩漢的歷史,都是伴隨著對匈奴的戰爭。到了東漢,幾次猛揍,終于將匈奴趕跑,退出了中國歷史。

漢朝有一個最牛家族,起源于楚國貴族,西漢班婕妤是有名的賢妃。幾代先祖都曾擔任太守,縣長這樣的官職。
東漢初年,班彪學博才高,專力從事于史學著述,寫了《后傳》60余篇史書。在他資料的基礎上,兒子班固寫了著名史書《漢書》,女兒班昭又對《漢書》進行了補充。班昭還擔任后宮老師,寫了《女戒》,規范嬪妃的行為。
公元89年,朝廷任命外戚竇憲為車騎將軍,以執金吾耿秉為副,發北軍五校﹑黎陽﹑雍營﹑緣邊十二郡騎士,及羌胡兵出塞。班固被竇憲任為中護軍,參與軍中謀議。
竇憲與耿秉率三路漢軍在稽落山大破北匈奴,一直追擊到烏布蘇諾爾湖。此役,共斬殺名王以下將士一萬三千多人,俘獲馬、牛、羊、駝百余萬頭,來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萬人。竇憲、耿秉登燕然山(今蒙古境內杭愛山),刻石勒功。班固作《封燕然山銘》,其辭曰:“鑠王師兮征荒裔,剿兇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亙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載兮振萬世”。

燕然山之戰后不久,北匈奴被迫西遷退出了中國舞臺,燕然山成為中原王朝對游牧民族戰爭勝利的一個重要的標志。
班氏家族寫《漢書》名揚天下,班彪的小兒子班超(32年—102年)卻不愿意繼承他爹和哥哥的事業,去寫史書。他扔了毛筆,嘆息說“大丈夫無他志,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留下了投筆從戎典故。
公元73年,班超隨軍西征。他帶領36人的漢朝使團,火攻加上偷襲,將匈奴使者100多人殺死,促使鄯善國與漢朝結盟。班超接下來威服于闐國,平定疏勒國。公元75年,西域地區僅剩下了班超一支漢軍力量,他以于闐、疏勒、鄯善為依托,堅持經營西域,先后平定龜茲、莎車、康居、大月氏等國。

經過20年經營后,班超平定了最后三個刺頭國家焉耆、危須、尉犁,西域五十多個國家都歸附了漢王朝。班超在西域31年,為漢朝建立200多萬平方公里的西域都護府立下首功。
班超被封定遠候,兒子班勇繼承父志,擔任西域長吏幾十年,續寫了班超的傳奇。
班氏家族7世輝煌,哥哥班固寫《漢書》,在燕然山(今蒙古杭愛山)南麓勒石,昭告強漢國力。弟弟班超和兒子班勇為漢朝開拓200多萬平方公里疆土,立下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