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八路軍新四軍的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對于作戰中做出重大犧牲,因公致殘的將士,還是盡可能提供了一些關照,其中一項就是撫恤金。當時有一位著名的軍事將領,因為多次負傷,被評為二等殘疾,也是領取撫恤金的人員之一,此人就是徐海東。
徐海東將軍1900年出生于湖北大悟縣,雖然是窯工出身,卻是毛主席眼中對革命有過大功的人。

他參加過北伐戰爭,參與過鄂豫皖根據地的創立,其率領下的紅二十五軍粉碎了蔣介石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七月至十月的三個月“圍剿”計劃,被蔣介石稱之為“文明一大害”,賞金高達排第一的25萬。
長征時期,徐海東率領下的紅二十五軍,從鄂豫皖根據地跋涉九千里先一步到達陜北。創下了一路上部隊人數越打越多的奇跡。和劉志丹會師后,其率領下的紅十五軍團取得了勞山、榆林橋兩次戰役的勝利,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紅軍的北上。
這一系列赫赫戰功之下,徐海東也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傷痛。家屬犧牲66人,近親27人,遠親39人,他是為革命犧牲最多的,也是負傷最為嚴重的軍事將領。
在鄂豫皖根據地的時候,徐海東為掩護紅軍主力轉移,率領一個師艱苦轉戰一個多月,因為過度勞累口吐鮮血;長征轉移路上,他保持“徐老虎”本色,打仗勇猛反身先士卒,被子彈擊中四天四夜不省人事……

長期的艱苦作戰,又連續多次負重傷,徐海東也就被評為了二等殘疾,在1939年去新四軍任職之前,組織上給他下發了30元的撫恤金。
雖然是金額不多的三十元錢,卻是徐海東常年槍林彈雨累累傷痕的重要見證,但是徐海東每次拿到撫恤金之后,不是小心翼翼地珍藏起來為自己買補品。而是無私地拿出來和大家有福同享。
這次和徐海東同去新四軍的還有劉少奇等人,徐海東想到同志們每天在延安吃的都是小米、南瓜、土豆等特產,就想請大家伙兒吃一些新鮮的東西。到了西安的時候果斷地拿出來請吃了一頓西餐。當時從延安出發的時候,徐海東為了輕裝簡從,把自己的一些珍貴物品都送給了老戰友。原本打算用撫恤金買一件毛衣的,但是又再一次為戰友情誼做了“犧牲”。

徐海東將軍就是這樣一個心系戰友不計個人利益的傳奇將領,當年中央紅軍達到陜北后缺衣少穿。徐海東不顧自己的困難,二話不說借給毛主席5000,還送給中央紅軍大量武器裝備,此事毛主席在心里記了一輩子。
雖然從1940年開始,徐海東由于作戰積累的傷病常年離開了一線戰場,在后方療養,但是毛主席還是沒忘記他為革命立下的大功。1955年授銜的時候,雖然徐海東一再請求授低銜,最終還是毛主席一錘定音成為了開國大將之一。按照周恩來的話說,徐海東的病痛是長期革命戰爭留下的,是對革命有大功的證明,授大將軍銜,是根據對革命的貢獻決定的,不高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