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6月7日,8日就是全國統一高考拉開了帷幕,雖然高考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制度,但是相對來說,高考依然是改變命運最公平的方法,而且現在高考也在改革,已經慢慢的取消加分,也不在一考定終身了。
比如浙江的高考改革從2017年開始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考試不再分文理,實行統一高考與高中學考相結合。
2.實行“7選3”模式。
3.外語和選考科目考生每科可報考2次,選用 其中1次成績。
4.實行“專業+學校”志愿,按專業(類)平行投檔。

從考試的方式和填報志愿的方式都已經發生了變化,比如科目可以考兩次,選其中一次的成績,而且不再文理分科,這樣的高考方式我們現在不好評價到底好還是不好,改革總是循序漸進的,只要能夠盡量減少對考生的影響都是好的。
不管怎么說,現在的高考條件要比剛恢復高考的時候的條件要好的多,沒有經歷過的人根本無法想象當時條件的惡劣,包括筆者在內,雖然能理解,但是無法想象,也沒法體會。
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恢復高考的招生對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干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這次的考試可以說很匆忙,從時間上就可以看得出來,每年的高考都是在夏季,唯獨1977年的高考在冬季,七七級學生1978年春天入學,七八級學生秋天入學,兩次招生僅相隔半年。中央政府這么決定主要還是給當時的考生釋放一個信號,國家一切都恢復正常秩序,還有就是盡快為國家儲備人才。
而也正是這才高考改變了幾十萬人的命運,·有570多萬人參加了77年的高考,只有30萬人被錄取,其中北京的文科高考狀元只復習了25天,他就是郭方,現在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的研究員。

不過大家也不要認為這次高考很簡單,570萬人只錄取了30多萬人,錄取率只有5.6%,可以說是非常的低,郭方也并不是運氣好,他是下鄉知青,去過北大荒,內蒙古和山西,其實他一直沒有離開學習,雖然當時沒有課本,他就把當時學過的記得住的全部寫下來了,他當知青的時候,曾經做代課老師,語文數學等什么課都代過,平時也注意激積累和學習,郭方能夠成為北京文科高考狀元完全是平時的積累,這也是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的證明。
相比之下,我們現在打高考環境要好不知道多少倍。所以各位考生要珍惜現在的高考機會,也預祝各位學子能夠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