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世界杯今天開幕啦!


接下去的一個月里,
無論你是真球迷還是偽球迷,
應該三句話總離不開足球。
為此,小編給偽球迷奉上知識點,
記住了!!!不要搞錯了哦!
世界杯偽球迷必備知識
1.沒有中國隊
2.沒有意大利隊
3.沒有荷蘭隊
4.沒有阿森納俱樂部
5.沒有貝克漢姆
6.沒有貝利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卡卡等巴西球員
7.球員們不是2點多打比賽,因為有時差
8.世界杯沒有俱樂部球隊
9.世界杯持續一個月
10.世界杯每4年一屆
11.本屆64場比賽在俄羅斯多個城市舉行
12.沒有姚明

不論你喜不喜歡,
足球無疑是當今社會
影響力最大的一項運動,
每當這時牽動著億萬人的神經。
當然了,沒有意外,
這次世界杯還是沒有中國隊。
中國足球一直不景氣,
但是想當年民國時代,
中國隊可是出了一個“亞洲球王”的。
這個人就是李惠堂!

在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民間曾流傳一句話:“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在舊中國,一位足球明星能夠和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名字相提并論,確實超乎尋常。可見他以頑強的拼搏,高超的球藝,贏得了人們的尊敬與喜愛。
職業生涯1860球,帶領國足殺入奧運會決賽圈,4奪遠東運動會冠軍,率中國臺北隊兩奪亞運會冠軍。李球王曾在民國體育史上留下過光輝燦爛的一筆,僅憑這赫赫戰績,也絕對當得上是近代中國足壇第一人。
對他有過這樣的描述:
“…...速度快,動作敏捷,控球技術尤為出色。球在他的腳下,對方兩三個人圍上去也難搶走。”
“……個人技術全面,帶傳射出色,左右腳均衡。球往往就像被磁鐵吸住一樣,牢牢地被他控制。……倒地臥射更是一絕。”
李惠堂生平簡介
1922年,年僅17歲的李惠堂被選入香港最有名氣的足球勁旅--南華隊,出任主力前鋒。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華隊參加香港甲級足球聯賽,出任左內鋒,因其球藝嫻熟刁鉆,出神入化,常有驚人之舉,香港球迷稱之為"球怪"。
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國足球隊參加日本大阪舉行的第六屆遠東運動會,中國隊獲冠軍。18歲的李惠堂在4場比賽中初露鋒芒,名聲大振。從此開始了他獻身足球的光榮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隨南華去澳大利亞,與全澳冠軍新南威爾士隊交鋒。開場僅5分鐘李惠堂就梅開二度,這場比賽他一人獨中三元,澳州當局專門授予他金質獎章。香港當地報刊以特大號標題,稱李惠堂為“球王”,并有“萬人聲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頌揚”的詩句。

1925年,年輕的李惠堂懷著強烈的愛國熱忱,與自己青梅竹馬的鄰居廖月英從香港來到上海,決心要與外國球隊較量。李惠堂在上海期間,正值自己足球技藝的巔峰狀態,由于球藝出眾,22歲即被上海復旦大學足球隊聘為教練。隨后,又參加上海樂華足球隊,戰績顯赫。
1926年,李惠堂率樂華足球隊參加上海舉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賽,以4∶1的懸殊比分大勝蟬聯9屆冠軍的英國獵克斯隊,首開上海華人足球隊擊敗外國球隊的記錄,使李惠堂在綠茵場上的威望大增。洗雪了“東亞病夫”的恥辱,為中華民族爭了光。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隊如日中天,相繼榮獲西聯甲組聯賽、首屆高級杯賽和中聯甲組聯賽的冠軍,李惠堂成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樂華隊在遠征東南亞國家中,屢建奇功,特別是率隊出戰菲律賓,戰績彪炳,載譽而歸。

1931年,李惠堂返回香港,加入南華足球隊并擔任隊長。國際奧委會承認"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為國際奧委會會員。
他分別于1923、1925、1930、1934年參加了第六屆、第七屆、第九屆和第十屆遠東運動會足球賽,4次都為中國隊奪得冠軍。(實際上當時一共只有三四個國家參賽)。
1936年,為參加柏林奧運會足球賽,自籌資金,李惠堂和隊友沿途進行了27場比賽,取得了23勝4平的戰績。

1939年,李惠堂隨香港南華隊遠征南洋,在和馬來西亞檳城聯軍隊的首戰中,南華隊以11∶0大勝。在這場比賽當中,35歲的李惠堂雄姿依舊,頻頻帶球過人開弓勁射,獨入7球。
1941年,香港淪陷后,不愿做亡國奴的他,以借到澳門比賽之機,輾轉回到內地。他與家鄉人組建了五華足球隊。在家門口貼上了一副對聯:“認認真真抗戰,隨隨便便過年。”
1942年,李惠堂到梅州與強民隊對壘,結果以1∶3“禮讓”強民。
1943年,李惠堂邀請香港甲組高手,以“航建隊”名義,與強民隊比賽。通過這兩次比賽,對“足球之鄉”梅州的足球運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爾后,李惠堂到桂林組織廣東足球隊,參加所謂四省“元首杯”足球賽。他先后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作表演賽和義賽,籌集款項,救濟戰孤、難民,支持抗日救國。

1947年,李惠堂已經42歲,他在香港參加埠際賽(滬港杯賽的前身),他射出的一個點球被撲中,這場比賽是他的“掛靴之戰”。
1948年李惠堂作為教練率中國足球隊參加第十四屆奧運會足球賽,同年獲國際足聯國際裁判證書,成為中國第一位獲得國際裁判資格的人。
1954、1955年率中國臺北隊奪得第二屆、第三屆亞運會足球賽冠軍。1954年李惠堂當選為亞洲足球聯合會秘書長。
1965年,他當選為國際足聯副主席,成為在國際足聯獲得最高職務的中國人。1966年李惠堂擔任亞洲足球聯合會和國際足球聯合會副主席,在世界足壇享有很高的威望。
1976年在聯邦德國足球雜志組織的評選活動中,他被評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1979年7月李惠堂因病在香港去世,享年74歲。

有些人提到李惠堂,都不禁問,他到底有沒有踢死過人?
李惠堂出道時就被稱為“球怪”,他腳頭特重,喜歡在禁區外放冷箭,而有“百步穿楊”的美名。
至于踢死人一事,是在1929年他隨南華隊遠征印尼在雅加達出戰巴城聯隊時,主罰一個自由球,對方一位荷蘭籍球員在十碼遠處用頭頂他踢出去的球,當場昏倒,26小時后才清醒。
不過他卻確實一腳就踢死過人,在1931年南華隊遠征越南的一場比賽中,雙方球員起了沖突打成一團,越南球迷也加入,有一個人拿棍子打李惠堂的頭,他回踢了一腳,正中下顎,這個球迷當場倒地送醫后不治,這件事讓李惠堂一直深以為憾。
李惠堂在那個時代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原因不僅僅在于他是當時中國足球的佼佼者,更源于他深沉的愛國情懷。球王級別的運動員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永遠是我們華人的驕傲,也希望大家能夠給中國足球一點時間。

足球讓全世界的球迷彼此相連,
在這個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的夏天,
讓我們一起吃烤串喝啤酒看世界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