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8日訊(記者許紅洲實習生楊敏)設計引領產業,時尚改變生活。當前,以設計創意為發展核心已漸漸成為紡織服裝產業的主旋律。
3月26日,在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國際時裝周期間,"紡織服裝創意設計園區發展峰會"在京舉辦。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全國創意設計園區、服飾品牌企業、設計師行業等200多人參加了峰會,就多方如何合力提升創意設計、助推紡織服裝產業升級,進行了深入探討。
“創意設計加快了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的重構,促進了制造與設計、銷售、消費各環節之間的資源配置,為我國紡織服裝等消費品行業轉型升級和自主品牌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中國國際時裝周組委會主席張慶輝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說。
為推進紡織服裝創意設計產業加快提升,2016年底,工信部印發了《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示范園區(平臺)管理辦法(試行)》,并啟動了第一批試點單位的申報遴選工作。今年1月初,工信部對外公告了包括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北服創新園、余杭藝尚小鎮、韓都衣舍互聯網二級生態品牌運營平臺等在內的第一批12家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園區(平臺)。這些試點園區都有著清晰的建設發展思路和目標,創意設計資源集聚,園區內紡織服裝創意設計機構不少于20家或集聚的設計師不少于100名。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表示,推進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示范園區建設,目的是通過試點示范、典型引領,建設一批資源集聚能力強、專業服務水平高的紡織服裝創意設計園區和平臺,引導制造業企業專注創新和產品質量提升,推進紡織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中國制造走向世界。
“創意設計園區是處在價值鏈高端的產業形態,是智力資源集聚的工作場所,是高大上、小精美的典型業態。”曹學軍說,融合發展將是紡織服裝創意園區提升的重要方向。
曹學軍認為,紡織服裝創意園區要著力加強創意設計與制造企業的融合,提升制造業的附加值,實現設計師、設計機構與產業的共生共榮。要加強設計資源與園區平臺的融合,著力引進、培育、集聚高水平的設計大師和設計機構,集聚設計創意的資源,關鍵時期還要放水養魚,把園區做強,做出品牌。同時,還要加強虛擬園區與實體園區的融合,推動形成海內外的設計資源為我所用,全天下的消費者都是設計師,全天候不歇業的設計創意環境。
“當前正是創意設計產業發展的春天。”曹學軍說,紡織服裝創意試點園區將成為優秀設計師的積聚地,品牌建設的孵化器,產業發展的助推器。據她透露,工信部按照相關管理辦法的要求,將連續開展紡織服裝創意園區試點示范工作,今年3季度,還將組織開展第二批試點園區的申報和符合條件的試點園區的推動工作。
作為此次峰會的主辦單位,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自1993年成立以來,一直在促進中國設計創意力量的發展和成長,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遍布全國的會員網絡,形成了一支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能夠提供很好的技術解決方案的會員隊伍,為推動整個產業的轉型、提升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依托第一批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園區,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品牌工作辦公室共同發起成立了"時尚創意設計園區聯盟",以形成一個以時尚創意設計資源為核心的長效服務機制。
“我們非常愿意把設計師協會的所有優勢資源和紡織服裝創意園區的發展結合起來,共同推動中國時尚產業加快發展,共同擁抱創意設計產業發展的春天。”張慶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