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時候,父子、兄弟反目成仇,互相殘殺一度達到了頂峰,皇家無父子,豪門無兄弟,這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血淋淋的寫照,為了皇帝之位,勝利的一方踩著失敗一方的鮮血坐上皇帝的寶座。
雖然這種事情在哪個朝代都不鮮見,唐朝的情況更加復(fù)雜,除了開國之初就有玄武門之變,中間還有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女人想當皇帝,那肯定是不容易的,所以她必須要大開殺戒,鎮(zhèn)住一幫李氏子孫。像南安王李穎、瑯邪王李沖、越王李貞等起來反抗的,不是被殺就是自殺,武則天又命令酷吏周興等展開審訊,逼迫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黃國公李撰、東莞郡公李融、常樂公主等自殺,他們的親信也被殺死。

一時間人心惶惶,李氏子孫為了保命,都不再反抗,被迫接受武則天的統(tǒng)治,武則天看時機成熟,就登基做了皇帝。
在武則天稱帝以前,就有一個公主在為自己的出路做打算,她就是千金公主,李淵的第十八個女兒,按輩分應(yīng)該是武則天的姑姑。以武則天曾經(jīng)是李世民的妃子來計算,武則天和千金公主那也是平輩。這些李氏子孫被殺的消息一個個傳到她的耳朵里,她坐不住了,雖然有人安慰她,您是大唐的公主,武則天不會把你怎么樣的,但是這位公主知道,武則天連自己的兒子和女兒都殺,會在乎一個大唐的公主?
于是她就找到了當時手握大權(quán)還是太后的武則天,見面以后就磕頭,口稱萬歲,這讓武則天非常地高興,有什么能比得到李淵的女兒的認可更具有代表性呢?于是兩個人坐下來聊天,當然不是面對面。千金公主趕緊趁熱打鐵:“您是我最崇拜的太后。作為第一女強人,真是為我們女人爭了臉面。如今這天下真的應(yīng)該姓武,您將會是千古第一女皇帝。”
武則天本來就想當皇帝,聽了之后更加高興,覺得這個千金公主很識趣,千金公主趁機請求賜姓武,武則天對這種赤裸裸的要求還是覺得不好意思,最后扭捏的答應(yīng)了。千金公主深知這樣不保險,進一步要求成為武則天的干女兒,武則天當時那是一個大寫的尷尬:你是我大唐最長的公主,反認后輩為母親,實在是不合適啊。千金公主一看武則天不想答應(yīng),就祭出大殺器:太后是九五之尊,是天下人的父母,我認太后為母,理所當然。

武則天聽了之后很高興,她的目標就是九五至尊,所以她也就答應(yīng)了,同時武則天認為千金公主這個稱號不合適了,畢竟是自己的干女兒了,于是改封安定公主。事已至此,千金公主松了口氣,馬上又送給武則天一件禮物——馮小寶,馮小寶就是日后的薛懷義,成為了武則天的男寵。
千金公主并不被重視,她甚至都沒有自己的傳,在《新唐書 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中,只有短短的一句話:安定公主,始封千金。下嫁溫挺。挺死,又嫁鄭敬玄。
千金公主認武則天為干媽是在馮小寶的傳里面:
則天將革命,誅殺宗屬諸王,唯千金公主以巧媚善進奉獨存;抗疏請以則天為母,因得曲加恩寵,改邑號為延安大長公主,加實封,賜姓武氏。以子克乂娶魏王武承嗣女,內(nèi)門參問,不限早晚,見則盡歡。
其實對于千金公主這種行為,不能以我們現(xiàn)代人的眼光去評價,按當時來評價的話,千金公主是一個沒有骨氣的,卑顏屈膝的人,誰讓她生在帝王家呢?她選擇茍活,只能用這種屈辱的方式,才能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