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因為同是少數民族,所以清朝對蒙古格外友好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18-06-30 09:06:36
核心提示: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它之所以能夠統治中國長達200余年,其中原因雖然很多,但妥善地處理與蒙古的關系,進而獲得蒙古封建主的強力支持,是極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有人認為清朝是以“滿蒙聯合統治為主的政權”。
  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它之所以能夠統治中國長達200余年,其中原因雖然很多,但妥善地處理與蒙古的關系,進而獲得蒙古封建主的強力支持,是極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有人認為清朝是以“滿蒙聯合統治為主的政權”。從其統治利益出發,清朝以蒙古為其政權的重要支柱,一方面希望它強大有力,另一方面又要確保它對自己效忠。

  清朝統治者花費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逐漸確立了對蒙古族的政策,并日益制度化。其中,核心政策是對蒙古采取一系列優待措施,使其成為可以信賴的力量。

21417516_1149044

  第一,確立蒙古封建主的特殊地位。清朝將蒙古視為盟友,使其地位僅次于滿洲,高于國內其他民族。清朝承認蒙古貴族擁有一定的自治權,在大部分蒙古地區實行盟旗制度,通過蒙古上層間接統治蒙古平民,蒙古地區不必擔負國家賦稅,經濟上受到許多優待。

  清朝仿照滿洲爵制,規定了蒙古封建主的爵位制度,分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臺吉或塔布囊,并在其上保留原來的汗。蒙古貴族授封王公者甚至多于滿洲,而且一般都原格承襲,有別于滿洲降級繼承。順治皇帝曉諭蒙古諸部:“我國家世世為天子,爾等亦世世為王,享富貴于無窮,垂芳名于不朽”(《清世祖實錄》卷103,順治十三年八月丙子朔)。據筆者統計,光緒末年全蒙古有汗5人,王42人,貝勒28人,貝子29人,公70人,扎薩克臺吉或塔布囊71人,共計245人。

  這些人參加“朝會燕饗”,班次緊隨滿洲同一爵級者之后,地位尊崇,禮遇優厚。清朝政府還實行年班、圍班制度,使蒙古貴族每年輪流到北京和承德覲見皇帝,皇帝則給予豐厚的賞賜,并舉行各種娛樂活動,使彼此感情更趨融洽。

  第二,建立“甥舅之親”“世締國姻”。滿蒙聯姻是一種大規模、多層次、持續的政治行為。清太祖努爾哈赤娶蒙古貴族之女為妻。清太宗皇太極同樣娶蒙古貴族之女,并生福臨即順治皇帝。其他很多皇室子弟及貝勒大臣等也娶蒙古貴族之女。

  另外,很多清朝皇帝及宗室成員招蒙古貴族為女婿。滿洲皇室的女婿被稱作“額駙”,雖然不是皇族,但是皇族外戚,封有爵位,握有大權。1612—1912年,嫁給蒙古貴族的公主、格格共432人(杜家驥《清朝滿蒙聯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而他們的子孫散居各部者為數更多。據史書記載,光緒末年,科爾沁達爾漢王旗的公主子孫臺吉、姻親臺吉有2000人,土謝圖王旗522人,敖漢旗610余人,巴林旗170余人(《欽定大清會典事例·理藩院》,中國藏學出版社2006年版)。

  這還只是部分蒙旗情況,其他大部分地區尚不在內。因此,許多蒙古貴族都與滿洲貴族有親屬關系,乾隆皇帝在招待蒙古王公的一次宴會時坦言:“其令入宴者,率皆兒孫行輩”(昭梿《嘯亭雜錄》,中華書局1980年版)。這說明,蒙古貴族與滿洲皇室關系之密切,是國內其他民族所無法比擬的。


  第三,實行封禁保護政策。清朝適度限制內地漢民遷入蒙古地區墾殖,以保護蒙古人以畜牧業為主的經濟生活。清朝還限制蒙古人與漢族之間的交往,目的是防止蒙古人由于攝取漢文化、蒙漢通婚而引起同化。當時,蒙古族的經濟文化落后于漢族,難以承受來自人口眾多、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漢族人口的沖擊。

  這種沖擊容易造成蒙古族固有的經濟文化走向衰退,進而引起蒙古社會的動蕩,觸及清王朝的邊疆安全。清朝考慮自身統治利益而采取的封禁政策,在一定范圍內對蒙古民族共同體起到保護作用,客觀上也保護了蒙古地區的生態環境。應該指出的是,清朝一方面實行封禁政策,限制蒙漢民族交往;另一方面,通過中原與蒙古地區的互市貿易,以及內地商人去蒙古地區經商等形式,互通有無,以此彌補單一游牧經濟之不足,使蒙古社會得到中原經濟的支援。
 

本文標題: 因為同是少數民族,所以清朝對蒙古格外友好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5397.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山县| 抚顺县| 吉安县| 当阳市| 晴隆县| 综艺| 贵阳市| 松滋市| 邓州市| 嘉禾县| 美姑县| 新野县| 布尔津县| 措美县| 秦皇岛市| 泽库县| 桦甸市| 孙吴县| 遂宁市| 邯郸县| 台北市| 衡水市| 洪江市| 汝州市| 进贤县| 上高县| 兴城市| 喜德县| 昭通市| 邻水| 行唐县| 石首市| 玉屏| 防城港市| 抚松县| 石城县| 新安县| 项城市| 太康县| 昌乐县| 蒙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