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一次火山的爆發,將這些東西湮沒在了巖漿之下。2000年后,從意大利龐貝古城遺址出土的120件文物千里迢迢來到了四川省成都市,經過布展設置后即將與中國公眾見面。在這些即將展出的文物當中,除了大量精美雕像和壁畫以外,最受關注的則是幾件特殊“食品文物”。包括了面包、核桃、洋蔥、豆子等,這些文物被火山灰覆蓋將近20個世紀之后重建天日,如今經過考古工作人員之手恢復如初,除了顏色,外型完好無損,讓人驚嘆。

出土的面包
這是出土于龐貝古城火山灰中的一塊面包,經過火山爆發之后,面包已經被碳化成為黑色,2000多年的歷史過去,依然完整保存了面包的原狀。面包曾是古羅馬時期人們一日三餐中普通的攝入食物,卻因為一場火山爆發,陰差陽錯地變成國家級文物而走進了當代的博物館。

出土的核桃
這是一碗在毀滅后的龐貝古城中出土的核桃,炭黑色的外殼還帶著裂紋,從中便可感悟到火山爆發給龐貝人民帶來的世界末日般的不幸。
早在公元前8世紀,坐落于地中海沿岸的龐貝城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僅次于羅馬,每天港口人來人來、商賈云集。在公元79年8月,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城迎來了世界末日,5.6米厚的火山灰無情地將龐貝從地中海上抹去。
從1748年起,人們對龐貝古城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就拉開了帷幕,并一直持續到今天,考古科學家也沒有停止腳步,龐貝古城的面紗仍然沒有完全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