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文物局聯合攝制,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承制的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發布會。本季節目以“超級連接,超越想象”為主題,從戰國到秦漢時期的25件國寶,于7月23日播出,CGTN以多語種播出。
國寶故事
在中宣部指導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文物局聯合攝制的文博科普類電視節目《如果國寶會說話》,今年元旦第一季首播取得良好社會反響,收獲了大批粉絲,尤其受到廣大青少年的喜愛。新穎的電視語言、創新的解讀方法、易于傳播的形式,讓珍貴的館藏文物從廟堂之高,走到公眾身邊,以鄰家朋友的姿態、平和近人的風格講述歷史故事,展現豐富內涵。
第二季展示的國寶,從思想、文化、科技等多個方面對文明進行展示,以更加包容大氣的視野和態度解讀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顧玉才說,《如果國寶會說話》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重要指示的具體舉措。
文物通過有考證的、個性化的敘述“活”了起來,生動展現了中華文明發展的點滴脈絡,以小見大地揭示了民族文化的氣質養成。目前全國有約5000家博物館,1.08億件/套國有文物。為更好地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和文物資源作用,國家文物局將持續推動文物信息資源開放共享,提升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開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加大傳播傳承創新力度。
中央電視臺副總編輯張寧表示,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傳統文化創新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重要指示的一部文化精品。節目以新視角、微表達,引人入勝的故事手法揭秘了中華文物之美,講好中國故事,讓國寶活起來、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