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宏村人在南湖北畔建六所私塾,又稱“依湖六院”;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將依湖六院合并重建,取名文家塾,亦名南湖書院。現在,南湖書院是一所代表傳統徽派建筑風格的古書院。
南湖書院是宏村第一座建筑是村子里的私塾書院。賈而好儒是徽州商人的一大特點,他們自幼就接受良好的儒學教育。"非詩書不能顯親,非勤儉不能治生。"是徽商信守不渝的持家之道。不少徽商還不惜重金自建書院興辦學堂,以振興文教,足以說明徽商重教育崇禮儀的風尚。
南湖書院從宏村大門口進來30米左右的距離右轉,然后看到一座過岸必經的橋梁后,過橋向左走又大概有幾十米到一百米的距離,就可以看到藍色的牌匾,牌匾上寫著南湖書院幾個大字,顏色比較顯眼。
內部設置供游客觀賞,服務設施也有一定的配備,還是獲得比較大的好評的。書院文化氣息濃厚,歷史也富有文化氣息。到現在已經有上百年歷史了,內外部保留的還算完整,后期也進行了相對應的重修與維護管理,還是進行的比較不錯。但內部仍然存在部分老化,不完整等情況,但至今總體還算可嘉。
書院門廊上的雕刻非常有意思,像是冰裂紋一樣。但是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都是無數個"人"字組成,提醒著書院的學子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書院屬于"夏涼"類型的,去的季節走進去略微有點涼,想必從前的夏天,在書院里讀書應該是一件愜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