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的三六年,一場可以說震驚全國也可以說改變中國歷史的兵諫開始了,當年老蔣正在西安進行督察,楊虎城和張學良把老蔣給關了起來然后爆發了西安事變,當時如果僅從軍力上來看,這次事件的主導方應該是張才對,但有的時候不能只看兵力一個方面。
張的勢力在歷史上可以分為倆個階段,其中以九一八為分界點,在此之前他的所擁有的勢力幾乎將整個北方給覆蓋了,手下有著幾十萬軍隊,當時可以說到了南張北蔣的程度,是可以和蔣論天下的人物,不過在九一八之后他把最不應該丟掉的東北給丟了,從那之后實力大減,在后來還受到了全國人民輿論的攻擊,因此辭掉了職務待在家中,再后來他又重新掌控東北軍隊,不過很多有能力的部下已經離開了他,實力打了一番折扣,他的地位這時候也在老蔣心中下降了很多,因為他在老蔣對日不抵抗的指示下損失了很多他對老蔣非常不滿,知道這次事變才爆發出來。
而另一位楊卻不一樣,楊雖是西安的大軍閥,卻根基不厚發展也非常有限,事變之前手下也僅有不到五萬人的部隊,單從這個來比的話楊可以說是比不上張的,不過我們前面說過,不要只看到表面的東西,如果這次沒有楊可能張一個人根本就不會發動這次事變,當年楊是跟隨孫中山才起來的,當時他沒有選擇實力大的袁世凱,從這些來看他是個極其有正義感的人,因此也慘遭袁的壓制,九一八后更是多方奔走想讓蔣去抗日,可蔣卻拒絕了他,在真正敵人面前不為所動這讓楊非常憤怒。
在這次事變的前夕,多次勸說張和他站在一起,經過了很多次的努力才終于打動了張,才有了這次事變,可以看出張的本質不是一個爽快的人,這次事件過后真正的開啟了我們全名族抗日的序章,我們一定不要忘了這位在民族利益受到傷害的時候勇于站出來的英雄,因為有了他這樣的人,我們才會緊緊團結在一起共同抗擊外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