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國寶︱孔子見老子畫像石:他們的相遇,也是你與世界的相遇!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18-08-06 15:25:10  來源:古建中國  作者:古建中國
核心提示:孔子和老子,儒家和道家,他們的哲思就像兩條河流,奔騰、交匯,也流淌在我們的血脈中。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矢。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這是“孔子問禮于老子”后,孔子對老子的評價。雖兩人所持觀點不同,但是文化同源,求同而存異,中華文化才能豐富多彩。


著名的歷史典故


  司馬遷在《史記》中,詳細記敘了其中的一次談話。


  孔子前往周都洛陽,向老子請教關于禮的學問。



  老子說:“你說的禮,發明它的人骨頭都已經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君子時運來臨才會出來建功立業,時運不濟,則像蓬草一樣茍存性命。去掉你的驕氣和過多的欲想,去掉掛在臉上的神采、情態和過高的志向。這些都是對你的身心沒有好處的東西?!?/span>


  孔子回去后三日不語,對弟子們這樣形容老子:“見到老子,遠超出我的想象,他就像變幻莫測的龍一樣,無人能識其全貌。”



  孔子和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一位是儒家思想的開創者,一位是道家文化始祖。


  但他們見面時還并未有儒道之分兩位賢者見面之時,還未有儒道之分,百家也未鳴,更像是后輩向前輩的請教。


  “孔子見老子”作為著名的歷史典故,又稱“孔子問禮于老子”或“孔老相會”,形象再現了儒、道兩位始祖,互敬互學,交流思想,切磋學問的歷史畫卷。



  而畫像石將兩人見面的場景完美的呈現出來,使得千年后的我們還能感受到當時的情景。


漢畫像石


  漢畫像石,是漢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闕和廟闕等建筑上雕刻畫像的建筑構石。


  它不僅是漢代以前中國古典美術藝術發展的巔峰,而且對漢代以后的美術藝術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


  它的表達題材主要包括神話傳說、歷史典故、現實生活等方面,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狀況、風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豐富的內容。



  在藝術形式上,上承戰國繪畫古樸之風,下開魏晉風度藝術先河,奠定了中國畫的基本法規和規范。


  “孔子見老子”,建造于東漢時期,是中國漢代畫像石的常見題材,也是經典題材。孔子、老子在我們國家歷史上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一直到現在都對我們的思想、生活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孔子見老子”畫像石


  山東博物館館藏的“孔子見老子”畫像石是在清末、民國時期發現的。


  這塊畫像石出土于山東嘉祥縣五老洼。后由創建于1909年的山東金石保存所搜集保存,新中國成立后歸山東省文管會,1954年移交至山東博物館保存。



  “孔子見老子”畫像石縱48厘米,橫112厘米,厚21厘米,整體近長方形,凸面線刻,采用減地線刻技法,圖像構圖注重平面化表達,輪廓清晰,造型簡潔,線條生動有力。它具有早期中國卷軸畫的經典圖式。


  畫像采用分層敘述的方式:


  上層為孔子見老子圖象。自左依次列14人,畫面右邊有二人躬身相對,左邊一人榜題“孔子”,右邊一人榜題“老子”,孔子與老子中間,有一小兒,一手推輪,一手指向孔子,當為項橐。


  老子身后(右側)立一人,孔子身后(左側)有二人相對狀,其左邊一人戴雄雞冠,張臂有力,應為孔子弟子子路。畫面左邊又刻有八人,左七人一列皆右向立,居前一人身材矮小,佩劍,其身后六人作依次隨行之狀,其面前一人作恭迎之狀。


  畫面映證早在漢代孔子的故事就已廣為流傳了。下層刻有兩列騎士的戰爭圖像。


山東儒學的興盛


  山東是孔孟之鄉,儒家文化發源地,漢武帝“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儒學色彩自然愈加濃厚。


  漢代“孔子見老子”畫像石發現的數量很多。根據已發表的考古材料,漢畫像石“孔子見老子”的總數大約有30余幅。


  主要出土于山東、江蘇、陜西三省,其中又以山東居多,大約占其總數的百分之八十,漢畫像石的主要發現地之一。



  各地出土的“孔子見老子”畫像石在藝術表現手法上,大都采用平地淺浮雕的形式,使整個畫面呈平面凸起狀,同時在圖中的人物或動物身上飾以陰刻直線,使得畫面具有較強的動態感和裝飾效果。但從畫面的構圖形式來看,又有不同。




  在眾多的畫像題材之中,將“孔子問禮于老子”作為垂教后世的歷史典故勒刻于石,這一重要的漢畫像石題材,反映了當時山東儒學的興盛。



  一塊畫像石,一段千年前的歷史面貌。


  漢代人把這個場景刻在磚石之上,置于兆域之中,為的是銘記和傳承。人類文明因交流互鑒而豐富多彩,民族文化因銘記傳承而綿延不斷。


  公元前600至公元前300年間,古代希臘、古代印度和中國都先后產生了偉大的思想家。


  蘇格拉底、柏拉圖、釋迦牟尼、孔子、老子等先哲,他們的智慧與人類相遇,構成了多元的世界,這一時期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



  孔子和老子,儒家和道家,他們的哲思就像兩條河流,奔騰、交匯,也流淌在我們的血脈中。


  他們的相遇,就是你與世界的相遇,也是你與自己的相遇......


  下期預告:長信宮燈 河北博物館


 
標簽: 國寶 文物

本文標題: 國寶︱孔子見老子畫像石:他們的相遇,也是你與世界的相遇!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5635.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阳县| 潜山县| 高州市| 策勒县| 太和县| 策勒县| 化德县| 龙游县| 乌恰县| 嘉善县| 咸丰县| 九江县| 浦江县| 渝中区| 同德县| 钦州市| 吉隆县| 北宁市| 沿河| 河池市| 庆城县| 汽车| 永福县| 贡觉县| 乐清市| 平度市| 班玛县| 叙永县| 柯坪县| 兴仁县| 界首市| 保靖县| 综艺| 锡林浩特市| 陆河县| 余庆县| 富阳市| 建平县| 石棉县| 翼城县| 金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