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記者在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毛壩鄉毛壩村獲悉,當地發現一奇特東西,長約70厘米,寬約3厘米的不明古生物輪廓清晰可見。該縣文物管理所負責人帶隊實地查看,在技術員的鑒定下,得出最終結論,此化石為“三葉蟲化石”。
記者在現場看到,三葉蟲化石雖然有些受損,但不影響其科研價值。“三葉蟲化石的保護工作與其他文物一樣受法律保護,我們將派自然博物館的專家到現場進行取樣,拿回進行深入研究。”該縣文物管理所負責人說。
三葉蟲是距今5.6億年前的寒武紀就出現的最有代表性的遠古動物,5億——4.3億年前發展到高峰,至2.4億年前的二疊紀完全滅絕,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3.2億多年,可見這是一類生命力極強的生物。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它們演化出繁多的種類,有的長達70厘米,有的只有2毫米。背甲為兩條背溝縱向分為一個軸葉和兩個肋葉,因此名為三葉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