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北京故宮博物院正式啟動對養心殿的修繕。“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修繕開工儀式”在養心門前舉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登上養心殿屋頂,取下寶匣。養心殿的寶匣是紫禁城第一個被發現的彩繪寶匣。
養心殿大殿屋頂上,一個方正的盒子被取出。這是寶匣,紫禁城重要宮殿建筑屋頂最中一塊脊筒子里面一般都會放置寶匣,它們被安放在正脊正中的脊筒內作為“鎮物”,以求雨避火、趨利避害。與以往見過的寶匣不同,這次取出的嘉慶六年寶匣外表呈現紅色,上面繪制飛龍。
開工儀式現場
在經過兩年多的文物記錄、撤陳,文物殘損病害的修復,古建筑勘察測繪,匠人培訓選拔等工作后,養心殿正式進入古建筑研究性保護修繕工作的實施階段。根據養心殿區域現狀和保護計劃,修繕內容包括遵義門內的養心殿、工字廊、后殿、梅塢等13座文物建筑及其附屬的琉璃門、木照壁等。
此次修繕,故宮博物院將始終堅持“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歷史信息”“不改變古建筑的文物原狀”“在修繕過程中進行古建筑傳統修繕技藝傳承”三大原則,將研究精神貫穿始終,專家指導貫穿始終,人才培養貫穿始終。在修繕過程中,所有工人均經過嚴格培訓后上崗,并擇優聘用經過故宮博物院培訓的優秀工匠參與修繕工作和技藝傳承,以保證修繕工作的質量。
養心殿算是清宮戲里出鏡率最高的地方了,現實中,養心殿也是紫禁城內最神秘的宮殿之一。自雍正年間,這里就是清代的“政治決策中心”,清代共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于此。
養心殿正脊內“嘉慶六年”寶匣
官式古建筑,是有確切定義的皇家建筑,它有明確的法式制度,有等級制度,有一套嚴格的系統。這種營造技藝包括石頭的雕刻,所有的精品都在紫禁城里,別的地方不可能這么高檔,連乾隆皇帝自己都在設計園林,所以它是一種對技藝的一個最精的要求,但是這種技藝確實容易失傳,所以我們繼承這種傳統是非常重要的。
在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修繕開工之際,故宮博物院在永壽宮舉辦了《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展》,集中展示了兩年來故宮博物院對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所做的工作。展覽分為學術先行、格物篤行、護寶延年、修葺有道、勘察設計、精“藝”求精、數字展示等部分,通過展示研究階段的內容和階段性成果,述說故宮人對文物保護、文化傳承所做的思考和實踐。
養心殿正殿明間
通過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讓故宮博物院與各界專家學者一起,為推動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向前發展,邁出勇敢而鏗鏘的步伐。繁復浩雜的養心殿研究性修繕工程開工在即,期待2020年,當養心殿再次打開大門之時,能煥發新的光彩,繼續為人們講述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