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建筑以木結構為主。發生火災時,木構建筑本身的易燃特性,造成連帶損害。歷史上有五次特大火災,發生火災的原因,與自然或人為原因有關,結果卻驚人相似,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一、西晉洛陽武庫火災
西晉元康五年(公元295年)11月27日夜,洛陽武庫失火。時任右光祿大夫、《博物志》的作者張華恐有變故,先派兵戒嚴,后組織滅火。
一先一后的時間差,導致火勢迅速蔓延。當時正值冬季天干物燥之際,武庫堆積了大量易燃物品,大火熏天,夜如白晝,濃煙密布,熔鐵鋪地?;馂牡膿p失大得驚人,《晉書·五行志》給出的資料是“二百八萬器械,一時蕩盡”。
巴西國博毀于火災,中國古代火災又毀了多少東西?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損失,西晉的武庫不僅是儲藏武器的倉庫,還是宣揚武功戰績的博物館。
此次火災造成“累代之寶及漢高斬蛇劍、王莽頭、孔子屐等盡焚焉”,“斬蛇劍”是指漢高祖劉邦持大寶劍,跟隨劉邦,建漢稱帝。
此劍劍身有花紋,配以珠玉,寒氣逼人,名為“赤霄”,是十大名劍之一?!巴趺ь^”則是一件警示教育陳列品,王莽篡漢立新,光武中興,身首異處。將王莽的頭陳列于武庫,用來警示別有用心的人。
“孔子屐”很特殊,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長九尺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苯浲扑?,孔子的身形偉岸,他的鞋異于常人,《太平御覽》中提到“孔子屐長一尺四寸,與凡人屐異?!卑船F在的鞋碼算,孔子腳長33厘米,鞋子50碼。
武庫的起火原因史書并沒有記載,這三樣國寶和其他珍寶一起毀于這起火災。西晉武庫與巴西國家博物館時隔千年,兩者的經歷居然出奇地相似。
二、北魏永寧寺雷擊失火
北魏胡太后篤信佛法。公元516年,在她的主持下,開始修建永寧寺。該寺最著名的莫過于永寧塔,塔身木質,高達九層,據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記載:永寧塔“自金露盤下至地四十九丈”。也就是說,永寧塔高達133.7米,相當于40層樓高,是山西應縣木塔的2.2倍。
木塔底部建立在近萬平方米、厚達6米的夯土之上,木塔基座以青古加固的五邊造型為基礎,邊長38.6米,采用土木混合結構的墩臺。永寧寺以塔為中心,規模龐大,是專供北魏皇室禮佛的寺院。
巴西國博毀于火災,中國古代火災又毀了多少東西?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二月,濃云翻滾,大風驟起,突然,一聲霹靂,擊中永寧塔第八層。
風助火勢,大火迅速擴散。有僧人提水進塔,試圖滅水,全遭罹難。孝武帝見永寧塔冒出濃煙,急命南陽王元寶矩、錄尚書事長孫雅率領一千羽林軍救援滅火。
由于塔內空間狹小,樓梯寬度只有1米,眾人只能上下排列,接力遞水,可惜杯水車薪,火勢巨大,無濟于事,只得放棄。圍觀的僧俗百姓無不痛心,哭聲震天。相傳,有三名僧人當場投火自盡。
三、南宋臨安大火
嘉泰元年(1201)3月23日夜,南寧都城臨安發生火災?;馂氖怯捎放_吏楊浩家失火造成的。火勢猛烈,迅速蔓延,直到26日火勢才得到控制。這場大火禍及御史臺、軍器監、儲物庫等官方重要設施,方圓十余里的民居在火災中付之一炬。
巴西國博毀于火災,中國古代火災又毀了多少東西?
經過現場清理,受災民居5.3萬戶,造成無家可歸的災民18余萬,有59人死亡,這是南宋都城最大的一次火情。
據《資治通鑒》記載,宋寧宗頒布了罪已詔,并且避殿損膳,以示責罰,期望這樣能夠消災減禍,責令臨安府嚴懲縱火犯,同時,南寧朝廷撥付錢16萬、米6萬馀斛,用來賑濟災民。
四、晚清園明園被焚
園明圓始建于1709年,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占地面積350多公頃,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各種景點150余處。
在清皇室的大力扶持下,圓明園結合了東西方藝術特點,以其恢宏的氣勢、精湛的建筑、豐富的文化、繁多的藝術品,被世人稱為“萬園之園”。
1860年10月6日晚,英法聯軍自賢良門,闖入圓明園。守園官兵雖奮力抵抗,終因寡不敵眾,全部殉難。
巴西國博毀于火災,中國古代火災又毀了多少東西?
英法士兵在接下來的兩天內,對園內的建筑和藝術品,進行了瘋狂地破壞和洗劫。僅散布歐洲的圓明園鐘表就有441件,而沿街散落的藝術品,經搜集清點達1197件,這些藝術品只占圓明園所有藏品的千分之一。
更可惡的是,英法聯軍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經久不熄,過火面積達16萬平方米。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典范”的圓明園經此兵禍,不復存在。
與巴西國家博物館相比,圓明園的命運更令人唏噓。正是由于清廷的腐敗落后、軟弱無能,以及英法聯軍的殘暴無知,貪婪愚昧,造成了近代中國歷史上最恥辱的一頁。
巴西國博毀于火災,中國古代火災又毀了多少東西?
巴西國家博物館失火后,主體建筑存在坍塌的危險,起火原因尚不明確。不過,長期以來,博物館因資金不足、年久失修屢遭詬病。
如今,巴西國家博物館以及館內的無數珍寶毀于一旦。
從古至今,火災始終是人類文明的大敵,它吞噬了人類社會和自然資源,卻從未得到滿足。巴西國家博物館的火災再次敲響了警鐘,防身杜漸,消防結合,杜絕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共同維護全人類的物質和社會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