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記得小時候聽評書,里面描述的古人都非常的高,比如關云長、薛仁貴、秦叔寶、常遇春這些英雄好漢,動不動就是“身高八尺”甚至“身高丈二”。我們知道三尺是一米,一丈有十尺,身高八尺就是兩米多高,身高丈二就是整整四米!天哪,世界上真有如此魁梧的巨人嗎?
評書是文藝作品,當不得真,可是翻開經(jīng)書和史書看看,古人的身高確實非常嚇人?!妒酚洝访鑼懣鬃樱骸吧黹L九尺六寸,人皆以長人而異之?!辈钜稽c兒就夠一丈了?!度龂尽访鑼懼T葛亮:“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笨酌飨壬谷灰彩且粋€巨人。更可怕的是《孟子·告子下》里提到文王和商湯的身高:“文王十尺,湯九尺?!敝芪耐醺哌_一丈,商湯比一丈差一尺。
以上這些其實還不算嚇人,真正嚇人的是東漢大學者王充對身高問題的看法:“譬猶人形一丈,正形也,故名男子為丈夫……不滿丈者,失其正也。”成年男子海拔一丈才算是正常體型,如果低于這個海拔,那要算矮子,所以古人管成年男子叫“丈夫”。言外之意,身高一丈的周文王在他那個時代并非巨人,頂多是個正常人罷了。
問題是,古人真的有這么高嗎?當然沒有。文獻中記載的身高之所以顯得很高,主要是因為尺度太小。河南安陽殷墟出土過商代的骨尺,一尺只有十五厘米長,還不到現(xiàn)代尺度的一半。河南洛陽金村古墓出土過周朝的銅尺,一尺只有十七厘米長,照此標準計算,周文王的一丈身高也就等于一米七而已,放到現(xiàn)代中國成年男子的世界里,那是很普通的個頭。
從商周到明清,尺度不斷變化,其基本趨勢是越來越大。例如商代一尺有十五厘米,西周一尺有十七厘米,秦朝一尺有二十厘米,東漢一尺有二十三厘米,南北朝時一尺在二十三厘米到三十厘米之間,此后唐宋元明清的尺度絕大多數(shù)都在三十厘米以上。按照現(xiàn)代考古學界和經(jīng)濟史領域的主流觀點,尺度之所以會變得越來越大,是因為官府對百姓剩余生產(chǎn)力的榨取力度越來越大。比如說歷代官府都要征收布匹,前一個朝代每戶每人征收一匹,后一個朝代想多征,又怕人民罵娘,只好繼續(xù)按照每人一匹的標準征收,可是卻把量布的尺子改大了,這樣就能在實際上多征幾尺布。
尺度越來越大,反映出來的身高數(shù)字也就越來越小?!睹献印る墓稀穼⑽闯赡耆说纳砀叨槲宄撸骸半m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當時一尺是二十厘米,五尺才一米,所以是未成年。而現(xiàn)代臺灣人民形容青壯年男子時則說:“堂堂五尺以上的查甫子(臺語,意思是小伙子)?!迸_尺跟大陸尺差不多,都是三十多厘米,五尺將近一米七,所以指成年。戰(zhàn)國思想家荀子說:“文王長,周公短。”周公身高八尺,即使按戰(zhàn)國一尺二十厘米計算,才一米六,所以荀子認為周公偏矮??墒敲鞒俏槐┳呱耋H徐霞客老師身高六尺,就已經(jīng)被朋友認為是異于常人的奇男子了,因為現(xiàn)在出土的明朝營造尺在三十二厘米左右,裁衣尺在三十三厘米左右,無論按當時哪種尺度去量,徐霞客的身高都接近兩米。
從迄今出土的骨骸和尸體上看,古人的身高并不出奇,甚至還可能會比我們矮一些。例如大名鼎鼎的海昏侯劉賀身高在一米七到一米七五之間。另一位大名鼎鼎的馬王堆女尸辛追夫人身高是一米五四,如果考慮到縮水因素再給她復原一下,最高也不會超過一米六。1994年湖北荊門市紀山鎮(zhèn)郭家崗出土過一具戰(zhàn)國女尸,復原后身高是一米六。1979年南京市隨車鄉(xiāng)橋岡村出土了明代商人華偉夫婦的尸體,男尸身高一米六四,女尸身高一米五二。2006年北京八寶山東側出土了一具清代男尸,復原后身高是一米七。
生物學上有一個“軀體增大定律”,即動物軀體在漫長的進化中會慢慢變大。例如大象是由五千萬年的始祖象進化而來的,而始祖象就跟現(xiàn)在的豬一樣大;馬是由四千五百萬前的始祖馬進化而來的,而始祖馬就跟現(xiàn)在的狗一樣大。我們?nèi)祟愒谶M化中也表現(xiàn)出了同樣的規(guī)律:一千萬年的遠祖古猿身高不到一米,三百萬年那位來自非洲的“人類老祖母”露西身高剛滿一米,到了中國原始社會的半坡文明與河姆渡文明時代, 成年男子身高已經(jīng)達到一米六左右了。
過去有學者根據(jù)原始人的骨骼化石推算出他們的平均身高在一米八左右,進而得出結論說原始人比現(xiàn)代人還要高,其實這個結論已經(jīng)被現(xiàn)代考古學家與人類學家共同推翻:當初推算原始人身高所用的公式是歐美學者根據(jù)西方人的人體比例模擬出來的,并不適用于中國人。
當然,我們絕不排除這樣的可能:無論在原始社會還是在古代中國,都曾經(jīng)出現(xiàn)極少數(shù)特別高的個體。例如宋朝有一位武士名叫戴興,按宋朝裁衣尺去量是七尺多,折合現(xiàn)代尺度在兩米三左右。戴興曾經(jīng)給宋太宗當御馬左直,即站在御馬左側當儀仗,讓太宗感到很威風,可是太宗卻找不到合適的御馬右直了——誰的身高都比戴興矮一截子。后來終于找到一個,每當太宗駐馬橫刀向天下臣民擺POSE時,那御馬右直還得在腳底下墊個墩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