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600年歷史的故宮,到底經歷過多少次火災?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18-09-23 15:04:06
核心提示:在現存的名勝古跡建筑群內,歷史上曾屢次發生火災,火災次數最多的地方,當屬故宮。故宮自明朝永樂年間至今約600年的歷史中,共發生火災近100起。其損失之慘重,令人觸目驚心。今據史籍所載,擇其要者,略述于后,以資鑒戒。

  在現存的名勝古跡建筑群內,歷史上曾屢次發生火災,火災次數最多的地方,當屬故宮。故宮自明朝永樂年間至今約600年的歷史中,共發生火災近100起。其損失之慘重,令人觸目驚心。今據史籍所載,擇其要者,略述于后,以資鑒戒。


  明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正月十三日,明成祖命人在午門前施放焰火,不料焰火引起火災,將午門城樓燒毀,并燒死多人,連當時指揮救火的最高軍事長官馬旺也被燒死。


  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四月八日,故宮三大殿因遭雷擊引起火災,大火熊熊,勢不可擋。學府秘閣鄰近三大殿之一的奉天殿(即今之太和殿)亦被殃及,其時,大學士楊榮率領300名勇士將御書、圖籍搶運至東華門外,幸未被毀。而明成祖朱棣卻十分惶恐,認為這場大火是老天對他的懲罰,起火當天就到太廟和社稷壇祭祀,祈求祖宗和上天保佑。但是上天和祖宗并未保佑朱棣的一片“忠心”,在這場大火之后的十幾年時間內,宮內幾乎年年失火,所以,故宮三大殿直到19年之后才重新修復。


故宮


  這次修復之后才過了3年,也就是公元1443年農歷五月二十一日,奉天殿又一次遭雷擊起火。幸虧這次大雨傾盆,遂將大火澆滅。又過了兩年,即公元1445年,農歷十一月二十八日,看花匠用火不慎,燒毀御花房兩座,大火既而蔓延至御器庫,燒毀御器一大宗。皇帝當時十分生氣,本來按當時的律條應當判看花匠拘禁,但皇帝命吏立馬斬之。


  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是皇宮火災頻發的一年,這一年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連續三次宮內起火,而每次起火都有數個地方燃燒。孝宗皇帝不去追查人為縱火的嫌疑犯,反而怨天尤人,罷止了次年的元宵燈會。倒是有一個算命先生非常聰明,他發現一個姓李的太監十分可惡,就在皇太后面前以算命為由,說李太監動土犯歲忌招致災禍,太監畏罪自殺。


  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武宗皇帝派人入宮中懸掛彩燈,彩燈一個挨一個,輝煌如白晝。武宗十分喜歡玩鞭炮,宮中放著大量的鞭炮。一個鞭炮引燃了其它鞭炮和彩燈,隨即釀成沖天大火。武宗皇帝一邊恬不知恥地對身邊的隨從說:“這是多么偉大的焰火呀!”一邊“奮不顧身”地鉆進了他的豹房(淫樂場所)。這次大火從傍晚燒到次日天明,燒毀宮殿6座,連皇帝的玉璽也燒沒了。可是,這場大火一點也沒讓武宗皇帝感到內疚,他反而變本加厲地營建宮室,耗資數百萬兩白銀,這些錢均從百姓身上搜刮。


  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皇宮內又因太監燃放煙花和用火不慎等引起火災七八次。嘉靖十年(1531年)正月二十六日,宮內東偏房又起大火,延燒房屋14間,世宗皇帝告誡大學士張聰說:“宮中地狹而屋多,且屋宇相連,所以火災頻發,且每每連燒。我聞南京宮中諸門皆磚砌,不用木。固知圣祖慮深。今所毀者,不須依舊式,未毀者量為規劃,務使道途疏豁,堂舍整簡,勿令相近。門俱如南京制,以免火災。


  此世宗皇帝真有遠見卓識。用現代消防術語講,就是建筑物必須留有防火通道、防火間隔和防火分區以及使用阻燃建筑材料。但是,皇帝老兒說歸說,下邊具體辦事的人做歸做。在當時恐怕沒有人真正懂得消防安全知識,尤其是用火、煙花和雷擊,根本沒有任何防范措施。這次火災之后,平均每三兩年皇宮內就發生一次火災。


  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農歷四月十三日,故宮內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又一次燃起沖天大火。這次火災的原因仍是雷擊所致。火災損失慘重,三殿二樓十五門俱焚。火災起時,皇帝命奴仆、士卒搶運《永樂大典》,幸使大典未焚。


  明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農歷三月二十五日,乾清宮、坤寧宮遭火災俱焚。剛剛過了半個月,皇宮內存放皇帝寶物的承運庫又遭火災,將累朝歷代所藏寶物盡皆焚毀。


  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十月和萬歷元年(公元1573年)十二月,皇宮內廁所、廚房分別起火一次,幸虧撲救及時,未釀成大禍。


故宮


  萬歷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農歷六月十九日,故宮三大殿遭雷擊再一次燃起沖天大火。這次大火是從那時算起40年前即嘉靖三十六年故宮三大殿火災的翻版,火災原因和火災損失幾乎一模一樣,所不同的是,名稱改了: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重建后分別改稱皇極、中極、建極三殿。


  萬歷皇帝在位48年,皇宮內失火20余次,平均每兩年失火一次,這跟他的前前任皇帝世宗一樣不幸。各位請留意,祝融決不僅僅“惠顧”世宗、神宗祖孫倆。其后的光宗、熹宗倆皇帝在位分別是1年和7年,而其皇宮內亦分別起火1次和3次,跟其祖上的失火幾率同樣。這還不包括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五月三十日那次被人們稱之為“世界三大自然之謎之一”的王恭廠火藥庫大爆炸事件。


  時至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四月,農民起火軍領袖李自成把對腐朽的封建統治者的仇恨轉嫁到對皇宮的仇恨,他在皇宮內點燃了熊熊烈火,明朝的統治就在這熊熊烈火中滅亡了,同時,故宮又一次遭受焚毀。


  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六月,有兩名女子在故宮前金水河里放鵝,坐在繩堆上吸煙,煙灰引燃了繩堆,大火蔓延到炮車和倉房,焚燒繩子3萬多斤,燒毀炮車200余輛,倉房120余間。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80年)十二月三日,6位燒火的太監在御膳房用火不慎導致火災,大火從膳房燒起,一路燒毀后右門、中右門、西斜廊,然后燒毀太和殿,之后大火拐了個彎,將東斜廊、中左門燒掉。當年地震,雖遇大赦天下,但這6位太監不容赦免,結果被處以絞刑。


  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二月二十四日,光明殿東側的柴場失火,大火延燒光明殿。康熙皇帝前往視察,發現守巡官員兵丁盡皆曠誤,于是大為光火,令曰:今后各位都統,必須親身巡察守衛官兵的執勤情況,若發現曠誤者,一定嚴懲不貸!尤其是糧倉,須倍加謹慎,倘有疏忽,格殺勿論!毋庸置疑,康熙皇帝這一嚴格管理的措施還真管用,其在位61年,除上述兩次火災外,皇宮內還真沒再發生大火災。


故宮


  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五月十一日,西華門內清茶房煮飯后忘熄余火,遇大風吹燃灰燼,遂釀成沖天大火,大火燒毀西華門并房屋85間。


  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十月二十一日,乾清宮失火,這次大火將《永樂大典》之正本化為灰燼,也燒掉了太上皇弘歷最喜歡的五經。此時太上皇已有87歲,他認為這次火災是火神對自己的懲戒,于是下了一個《罪己詔》以示自責。可是,這一罪己詔并未博得火神的同情,次年三月十二日,乾清宮再次“火”了一把。


  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十月十九日,文穎館內烤火取暖,因火爐過于破舊,火焰從磚縫里冒出,燒著了丟棄的廢紙,遂延燒了書柜,所幸火尚未穿頂。此時二阿哥、三阿哥及王大臣等率領官員兵丁奮勇撲救,隨即撲滅了大火。結果兩位阿哥及大小官員近百人均立功受獎(筆者心里真為還珠格格及還珠格格的崇拜者暗自高興)。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六月二十日夜半時分,武英殿內失火,延燒房屋30余間。當晚值班人員玩忽職守,應予嚴懲;王大臣等900余人奮勇救火,均得嘉獎并晉升一級官俸。次年正月十七日,神武門內敬事房失火,延燒房屋20余間,又是王大臣等奮勇撲救,大小官員及兵丁,各得嘉獎、晉級和賞銀。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是故宮火災頻發的一年,這年義和團抗擊洋鬼子不免把戰火燒至故宮,而洋鬼子縱火燒故宮然后趁火掠劫。


  公元1923年6月26日夜12點,故宮神武門內因電線走火引起火災。大火燒毀房屋120余間,各種金銀寶器、古玩字畫燒毀無數。那時的消防隊中看不中用,面對十余丈高的沖天大火束手無策,事后竟打算撤消宮內電燈。新中國成立后,消防事業蓬勃發展。尤其對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場所更是做到萬無一失。


  1987年8月24日夜,故宮內景陽宮遭雷擊起火,故宮消防隊迅速出擊,一邊控制火勢,一邊搶運室內文物。大火撲滅后,除景陽宮屋頂被損外,室內文物均未遭損。


 

本文標題: 600年歷史的故宮,到底經歷過多少次火災?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5944.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长县| 郁南县| 柳河县| 龙里县| 靖远县| 融水| 穆棱市| 阳山县| 洛阳市| 新化县| 尤溪县| 喀什市| 大连市| 平舆县| 武胜县| 道孚县| 襄城县| 梨树县| 乐亭县| 康马县| 黄浦区| 石渠县| 甘南县| 黄大仙区| 莎车县| 建宁县| 二手房| 克山县| 公安县| 曲水县| 灵武市| 陕西省| 左贡县| 常德市| 广安市| 邯郸县| 渝中区| 兴国县| 西宁市| 鄢陵县| 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