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喜歡用“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來形容平時沒有突出表現的人,一旦表現出來就會使周圍的人都驚嘆。
那么它出自何處呢?春秋戰國時期,有很多流傳至今的成語故事,今天我們來看看——
一鳴驚人
對于這個成語的出處,也曾存在爭議。有人說出自《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故事的主人公是楚莊王;
也有人說,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講的是齊威王的故事。
那么“一鳴驚人”到底說的是誰呢?小編來分析了下:
《韓非子》成書于戰國時期,是對楚莊王(在位時間:公元前613年到公元前591年)的描寫。
而《史記》中司馬遷不僅記載了齊威王(生卒時間:公元前378年到公元前320年)的這則故事,而且他在《史記·楚世家第十》中也記載了楚莊王的故事。
可見,《韓非子》的記載更早,很可能楚莊王的故事是這則典故的藍本。
楚莊王“一鳴驚人”的典故在當時就已經比較有名了,齊威王或許也曾耳聞,因此在聽到類似的勸諫后,做了同樣的回答。司馬遷聽說了這兩則相似的故事,他便將兩則故事都寫入了《史記》中。
因此,“一鳴驚人”的成語故事,既可以說講的是楚莊王,又可以說講的是齊威王。
這二人在被勸諫之后,便開始一鳴驚人,那么楚莊王與齊威王做了哪些一鳴驚人的事呢?
楚莊王
楚莊王是春秋時期楚國最有作為的君王之一,可是他在剛剛即位時卻不是老百姓眼中的好君主。
莊王即位時年齡尚不足20歲,國內矛盾重重,爆發了公子燮與公子儀的叛亂。
在復雜的形勢下,他采取了以靜觀動、以感辯奸的對策,表現出沉湎于聲色犬馬、不問政事的狀況。
他白天打獵,晚上喝酒,對國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們對他不滿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敢勸諫,就判他的死罪!”
在他的大臣里面有個名叫伍舉的,他看到楚莊王這種狀況后就非常擔心。可是國王說了不能去勸諫他。于是他就想出了另一個好辦法,對楚莊王說:“我有個謎請大王猜猜。”
楚莊王說:“你說吧。”伍舉說:“楚國有一只大鳥,身披五彩的羽毛非常漂亮,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么鳥?”
楚莊王是個聰明人,一聽他心里就明白。伍舉分明是把他比喻成那只大鳥,說他想大鳥一樣身為一國之君卻毫無作為,只知道享樂。
于是楚莊王會意的笑了笑說:“這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沖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
這三年,楚莊王對楚國的政局和各類人物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舉、蘇從等忠直之臣,攻滅了前來進犯的庸國,使楚國的勢力向西北擴展,任用孫叔敖為令尹,重視社會生產,發展經濟,充實國力。
他廢除了十項舊政令,啟用了九項新的政令,誅殺大奸臣五人,提拔隱士六人,國家被大力整治了一番。
楚國在北林打敗晉國軍隊后,鄭國開始聽命于楚國。為了爭當霸主,楚晉之間進行了長時間的戰爭,雙方互有勝負,楚國在楚莊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戰中大獲全勝。
楚國的聲威大振,國勢日強,而晉國在中小國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們的能力。不久,楚莊王滅掉了蕭國,又連續三年攻伐宋國,迫使宋國向楚求和。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實現了自己稱霸的愿望。
莊王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莊王自稱霸中原,不僅使楚國強大,威名遠揚,也為華夏的統一,民族精神的形成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從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到楚莊王,前前后后共有五個霸主。歷史上通常稱他們是“春秋五霸”。從此之后,一鳴驚人這個成語就誕生了。
齊威王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惇于髡的人,以博學多才、善于辯論著稱,是稷下學宮(戰國時期田齊的官辦高等學府)中最具有影響的學者之一。
他長期活躍在齊國的政治和學術領域,上說下教,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隱語來規勸君王,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還很樂于接受。
當時齊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即位后,每天只知飲酒作樂,把政事都交給大臣去處理,自己卻不聞不問,使得齊國越來越弱。大家畏懼齊王,所以沒有人敢出來勸諫。
有一天,淳于髡見到了齊威王,同樣用猜謎語的方式,讓大王猜,這個整整三年,既不振翅飛翔,也不發聲鳴叫,是一只什么鳥?
齊威王一聽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諷刺自己,像那只大鳥一樣,身為一國之尊,卻毫無作為,只知道享樂,便毅然地決定要改過,振作起來。
齊威王對淳于髡說:“這一只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一飛就會沖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
齊威王聽到勸諫后,不再沉迷于飲酒作樂,開始勵精圖治,整頓政治軍事。他開始重用即墨大夫,烹殺佞臣阿大夫以及其他佞臣。
全國上下,很快振作起來,充滿朝氣。臨國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
齊威王還率領各諸侯國去朝見周天子,當時的周王室貧窮又衰弱,諸侯們都沒去朝見,只有齊國去朝見了,天下人都認為齊威王是賢君,各國都臣服于齊。
在馬陵之戰中大獲全勝,援救了趙韓兩國,使得其威望上升,挾戰勝之威,齊國力量迅速發展,成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強大國家,稱霸東方,齊威王的聲威持續了36年。
“一鳴驚人”的故事中,楚莊王、齊威王雖然都曾頹唐、低迷,但最終他們都走出了低谷,并成就了霸業。
一個人如果有才能,只要能好好地運用,一旦發揮出來,往往有驚人的作為。我們要走更長遠的路,就要有異于常人的付出,沉淀自己,厚積薄發,才能一鳴驚人!從現在就開始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