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活在秦二世時期的一個大臣,一個權(quán)侵朝野的人牽過一只鹿,你說這是馬就沒事,說這是鹿就會被殺死。
你會暫時隱忍,留可用之身,徐圖大業(yè)?還是會堅持說真話,寧可被殺?
這個權(quán)侵朝野的人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宦官宰相——趙高,今天我們要說的成語典故是——
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八月己亥,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shè)驗,持鹿獻于二世,曰:‘馬也?!佬υ唬骸┫嗾`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蜓月?,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span>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東南一帶巡視,丞相李斯、宦官趙高,還有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陪同。
沒想到,回咸陽的路上,秦始皇病倒了,到了沙丘,秦始皇知道病好不了,立刻吩咐趙高,寫信給公子扶蘇(秦始皇長子),趕快回咸陽。萬一秦始皇好不了,叫他主辦喪事。
信很快寫好了,可還沒來得及交給使者送出,秦始皇就去世了。丞相李斯跟趙高商量說:
“這兒離咸陽還很遠,不是一二天能趕到。萬一皇上去世的消息傳了開去,恐怕會天下大亂;倒不如暫時保密,不要發(fā)喪,趕回咸陽再作打算?!?/span>
趙高是胡亥的心腹,偷偷地跟胡亥商量,準備假傳秦始皇的遺囑,殺害扶蘇,讓胡亥繼承皇位。趙高知道這事,非跟李斯商量不可,就去找李斯說:
“現(xiàn)在皇上的遺詔和玉璽都在胡亥手里,要決定哪個接替皇位,全憑我們兩人一句話。您看怎么辦?”
李斯吃了一驚,說:“您怎么說出這種亡國的話來?這可不是我們做臣子該議論的事!”
趙高說:“您別急。我先問您,您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嗎?您的功勞比得上蒙恬嗎?您跟扶蘇的關(guān)系比得上蒙恬嗎?”
“要是扶蘇做了皇帝,他一定拜蒙恬做丞相。到那時候,您只好回老家。這是明擺的事兒。公子胡亥心眼好,待人厚道。要是他做了皇帝,您我就一輩子受用不盡。您好好考慮考慮吧。”
李斯
經(jīng)趙高連哄帶嚇說了一通,李斯害怕扶蘇繼承皇位以后,自己保不住丞相位置,就和趙高、胡亥合謀,假造了一份詔書給扶蘇,說他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又說將軍蒙恬和扶蘇同謀,都該自殺,把兵權(quán)交給副將王離。
就這樣,在趙高和李斯的密謀下,公子扶蘇自殺了,胡亥繼承皇位,成為秦二世,歷史學(xué)家們把這個事件稱作“沙丘之變”。
胡亥雖繼承了皇位,但朝中的大權(quán)都在趙高手中,趙高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李斯為趙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斬于咸陽鬧市,并夷三族。
趙高不知道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準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對他的人。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只鹿,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span>
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里是馬,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是一只鹿,你怎么說是馬呢?”
趙高面不改色地說:“請陛下看清楚,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span>
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么會長角呢?”
趙高一轉(zhuǎn)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span>
大臣們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時,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后被趙高所害。
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這件事情過去后,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這就是成語“指鹿為馬”的由來,現(xiàn)在人們常常用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行為。
咸陽宮局部復(fù)原圖
趙高指鹿為馬的目的是試探群臣的態(tài)度,但不是主要目的。趙高的指鹿為馬別有用心,為了調(diào)秦二世離開宮殿,進而殺之,政變奪權(quán)。
占卦的人對二世說:“你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連馬和鹿都分辨不清的毛病,是因為祭祀的時候沒有好好齋戒。”
這樣,二世離開了皇宮,進入上林苑重新齋戒,二世每日游玩射獵。
然而,此時的趙高卻不知道,大秦帝國早已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咸陽城外,已到處卷起亡秦風(fēng)暴。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后,項羽、劉邦領(lǐng)導(dǎo)的反秦義軍以更加迅猛的勢頭繼續(xù)戰(zhàn)斗。
巨鹿一役中,秦軍主力被項羽打敗,精銳盡失,大將王離被擒。章邯求助不成,恐朝廷降罪,率20萬大軍投降。
六國舊貴族見機紛紛自立為王,并力西進。劉邦帶著數(shù)萬兵馬迂回進入武關(guān),準備攻克咸陽。
趙高擔(dān)心胡亥知道真相后禍及自己,便稱病不上朝,私下里暗算著乘亂奪位之事。
有個行人被二世誤射而死。二世聽信了趙高的話,被騙到離咸陽更遠的望夷宮去"躲災(zāi)"了。望夷宮遠離了二世的衛(wèi)士,全是趙高布置的人馬。秦二世胡亥就這樣糊里糊涂地死了,趙高等人發(fā)動了政變。
趙高是個很有心計的陰謀家,他知道直接在咸陽發(fā)動政變是不行的,才利用二世胡亥既迷信又貪圖享樂的弱點,將二世騙出宮,在自己布置好的地方,將其弄死,發(fā)動政變。
胡亥死后,趙高摘下胡亥身上的玉璽佩上,大步走上殿去,準備宣布登基。但文武百官皆低頭不從,以無聲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夢。趙高只得臨時改變主意,將玉璽傳給了王室成員子嬰,立子嬰為秦王。
子嬰早在當(dāng)公子期間,就已耳聞目睹了趙高的種種罪行。被趙高推上王位,知道自己不過乃是一個傀儡而已,不愿再重蹈胡亥的覆轍。
趙高要子嬰齋戒五日后正式即王位。齋戒五天后,子嬰誅殺趙高,并誅滅趙高三族,在咸陽城內(nèi)示眾。
十月,劉邦率兵入關(guān),在位僅四十六天的子嬰投降劉邦,秦朝滅亡。一個多月后,項羽率軍進入咸陽,屠城縱火,殺害子嬰。
從根本上來說,“指鹿為馬”是封建專制制度的產(chǎn)物。人性是不能考驗的。讓人們冒著生命危險去講真話,代價太大了。指鹿為馬固然不好,但如果這種現(xiàn)象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不會受到太多譴責(zé)了。
古往今來,敢于說真話,都是每個人貴在堅持的美好品質(zhì)。希望大家可以坦誠面對自己,面對他人,面對現(xiàn)實,這樣可以減少隔閡和誤會,我們的人生也會充滿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