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的故事非常有名,盡管行刺失敗,但卻讓他名垂青史。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荊軻是為了殺死秦始皇而行刺的,但真相是這樣的嗎?今天,跟隨古建中國小編一起去一探究竟!
荊軻當初其實并不想行刺秦始皇
荊軻之所以行刺秦始皇是受到了燕國太子丹的指使。太子丹行刺秦始皇不單單是因為國仇,還因為私恨。
眾所周知,秦始皇的母親趙姬是趙國人,而秦始皇也出生于趙國。秦始皇年少時,曾與在趙國做人質的太子丹關系非常要好。等到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的時候,秦始皇已經繼承王位,這時秦始皇開始對太子丹表現得極不友好。太子丹心生怨恨,趁秦始皇不備,便從秦國逃回了燕國。一回國,太子丹就想法設法報復秦始皇。
當秦始皇滅掉韓國并覬覦燕國之時,太子丹心急火燎找到老師鞠武并向他尋求對策。鞠武建議說:“向西與韓、趙、魏三國結盟,向南與齊、楚兩國結盟,向北結交單于,然后再圖謀秦國,我們才有勝算!”
太子丹太過急功近利,便說:“老師,您的計劃拖得太久,我心里煩躁,已經等不及了!”
▲秦始皇(前259年農歷十二月初三—前210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鞠武窺探出太子丹的心思后,便將勇士田光推薦給了太子丹。太子丹立刻去拜訪田光。田光對太子丹說:“駿馬處于壯年的時候,可以日行千里,等到老了,卻連劣等馬都趕不上了。太子只知道我壯年時期的英勇事跡,卻不知道我已經老了!我雖然無法與太子一起籌謀大事,但我的朋友荊軻卻可以!”
太子丹臨走時告誡田光說:“我所講的以及先生所說的都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田光俯下身,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太子丹走后,田光立刻去見荊軻,并對荊軻說:“我與您交好,燕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今太子丹只知道我壯年時的英勇,卻不知道我已經年邁。我不把您當外人,就把您推薦給了太子丹,希望您能進宮見一見太子丹。”
荊軻雖然意識到太子丹找自己絕非小事,但還是答應了去見他。
田光繼續說:“太子丹告誡我說,不要把我與他的談話泄露出去,他這是在懷疑我。一個人行事如果受到懷疑,他就算不得上是一個豪杰!請您代我告訴太子,就說我愿意以死明志!”隨后,田光便拔劍自殺了。
田光死后,荊軻立刻去拜見太子丹。太子丹聽說田光自殺的消息后,不禁失聲痛哭。
哭罷,太子丹對荊軻說:“田光先生不知道我不肖,才使我有幸見到您,這是上天憐憫燕國,不忍心拋棄我啊!如今秦王貪得無厭,不吞并六國不肯罷休。現在秦國已經俘虜韓王,滅掉韓國,又準備向南攻打楚國,向北逼近趙國。秦王已命王翦率領幾十萬大軍奔向漳水、鄴城,命李信發兵太原、云中。趙國無法抵擋,必定臣服于秦國。趙國一旦臣服,禍患就會立刻降臨到燕國的頭上。燕國弱小,并且數次被秦軍所困,不足以對抗秦軍。諸侯畏懼秦國,都不敢提倡合縱。我私下有一計,如果能夠派天下勇士出使秦國,以重利賄賂秦王,秦王貪得無厭,我們就能如愿以償。倘若真能趁機劫持秦王,逼迫他歸還諸侯們的土地,那再好不過了!倘若不行,就殺掉他!秦將在外獨攬兵權,一旦國內出現動亂,君臣之間就會互相猜忌,山東各國便可以趁機合縱抗秦!到那時,秦國便不足畏懼了!這是我最高的愿望,除了先生之外,我不知道委托給誰,還希望先生能夠考慮一下!”
荊軻沉默良久,然后婉言拒絕道:“這是國家大事,荊軻才能低下,恐怕不能勝任!太子還是另請高明吧!”
太子丹見荊軻不愿接受,便“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不停叩頭,苦苦哀求荊軻。荊軻心生憐憫,最終答應了太子丹。
刺殺秦始皇,無論成功與否都是九死一生。太子丹為回報荊軻,讓他每天都住在豪華的宮殿里,吃山珍海味,還時常提供美女供他享樂。
▲荊軻 (戰國時期著名刺客)
荊軻行刺前做了哪些準備?
等到秦軍攻破趙地并俘虜了趙王之后,便逼近燕國南部邊境。太子丹見荊軻依然沒有行動的意思,便有些失望地對荊軻說:“秦軍須臾之間便可渡過易水,到那時燕國離滅亡就不遠了。我雖然想要長久地侍奉先生,但我又怎么能做得到呢?”
“即便太子不說,我也會請求行動。如果現在貿然前去,秦王必定不會輕易相信我們。”荊軻話鋒一轉,“秦王懸賞千金、封萬戶侯來捉拿樊于期將軍,倘若我能將樊將軍的人頭和督亢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一定會高興地接見我,到那時我就可以趁機刺殺秦王了!”
太子丹有些難為情地說:“樊將軍在窮途末路的時候才來投奔我,我怎么能因為自己的私事而傷害長者呢!先生還是再想想別的辦法吧!”
荊軻見太子丹堅持,便背著太子丹私下去見樊于期,并對樊于期說:“秦國對待將軍可謂是殘忍至極,不但屠殺了將軍的父母和宗親,還花千金懸賞將軍的人頭,不知道將軍有何打算呢?”
樊于期長嘆一聲,淚流滿面地說:“我每當想到這些的時候,就會痛徹骨髓,但是始終想不出報仇雪恨的辦法啊!”
“我有一計不但能夠幫助燕國消除戰禍,還可以幫將軍報仇,只是不知道將軍是否愿意?”荊軻說。
樊于期詢問計策,荊軻說:“我希望能夠得到將軍的人頭并把它獻給秦王。秦王聽說我要將您的人頭獻給他,他一定會親自接見我。到那時,我左手抓著他的衣袖,右手將匕首插進他的胸膛,如此一來,將軍的大仇就可以報了!不知道將軍意下如何?”
樊于期捋起衣袖,露出臂膀,用一只手緊抓另一只手,對荊軻說:“這是我日日夜夜切齒的仇恨!為我全家報仇的事情就拜托先生了!”說罷,樊于期拔劍自殺了。太子丹聽說后,悲痛不已。隨后,他命人將樊于期的人頭密封在匣子內并交給了荊軻。
不久,太子丹花費百金購得一把鋒利無比的匕首,并讓工匠用劇毒淬煉。為確保萬無一失,太子丹還拿活人做實驗。凡是被匕首刺傷的人都會當場斃命。此外,太子丹還為荊軻選派了一位名叫秦舞陽的勇士給他當助手。據說,秦舞陽十三歲時就曾經殺過人。
荊軻原本打算等另外一位朋友一同前去,但由于對方住的比較遠,所以耽誤了行程。
太子丹見荊軻遲遲不肯動身,便認為荊軻膽怯了,所以便激荊軻說:“時日不多了,但先生還沒有動身,請允許我派秦舞陽先行一步!”
荊軻大怒,斥責太子丹說:“太子,你這是幾個意思啊?只顧匆忙前往卻不顧能不能順利完成任務,這樣做也魯莽了吧?更何況是懷揣一把匕首進入難以預測的強秦呢!我之所以還沒有出發,是因為我在等朋友!既然太子認為我有意拖延時間,那我現在就告辭吧!”于是,荊軻便與秦舞陽一道出發了。
在易水旁,太子丹及其賓客都身穿白衣、頭戴白帽為荊軻送行。一路上,高漸離擊筑,荊軻跟著節拍引吭高歌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眾人聞聲,無不垂淚。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戰國后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傳三世,共兩帝一王,國祚共十四年。因秦朝王室嬴姓,故史書上別稱嬴秦,以區分其他國號為秦的政權。
荊軻是想刺死秦始皇,還是活捉秦始皇?
一到秦國,荊軻便用千金賄賂秦始皇的寵臣蒙嘉。蒙嘉對秦始皇說:“燕王畏懼大王的天威,不敢與大王作對。燕國愿意做大王的藩國,像郡縣一樣向秦國納貢。但由于害怕,不敢親自前來,所以派荊軻提著樊于期的人頭并獻上燕國督亢的地圖。臨行前,燕王還在朝堂上舉行了送別儀式,并派荊軻把此事稟報給大王,敬請大王的指示。”
秦始皇不知道其中有詐,所以非常高興,甚至還穿上禮服,按照九賓儀式,在咸陽宮召見荊軻。
荊軻雙手捧著裝有樊于期人頭的木匣子,秦舞陽雙手捧著地圖,兩人一前一后地走進了咸陽宮。當走到殿前的臺階下時,秦舞陽被嚇得臉色蒼白,渾身發抖。秦國君臣對此感到非常驚奇。
荊軻笑著對秦始皇說:“北方蠻夷之地的人沒有見過世面,所以才會被嚇成這樣!希望大王能夠見諒,讓他完成自己的使命。”
秦始皇一門心思都放在了地圖上,所以并沒有察覺有任何異常,便命荊軻獻上地圖。荊軻從秦舞陽的手中取過地圖,大步流星地走到秦始皇身邊并獻上地圖。秦始皇一邊打開地圖,一邊欣賞督亢的地形,但當他打開到地圖盡頭的時候,突然驚現一把寒光閃閃的匕首。
荊軻眼疾手快,左手扯住秦始皇的衣袖,右手抓起匕首,猛地刺向秦始皇。
秦始皇大吃一驚,抽身跳起,以至于衣袖都被掙斷了。他一邊竄逃,一邊想要拔劍對抗荊軻,但劍太長,怎么拔都拔不出來。秦始皇無奈,只好繞著宮殿一路狂奔,而荊軻則緊追不舍。
正在千鈞一發之際,有一位侍從提醒秦始皇說:“把劍推到背后!把劍推到背后!把劍推到背后!”重要的話說三遍之后,秦始皇聽從侍從的建議成公地拔出了寶劍。有了寶劍,形勢很快反轉,秦始皇不再逃跑,而是直接迎擊荊軻,荊軻只有一把小匕首,無力抵抗,左腿被砍斷。
此時,荊軻已經無力站起,只好疼痛地蹲在地上。但他并不準備坐以待斃,于是舉起匕首惡狠狠地甩向秦始皇,但并未擊中。
秦始皇大怒,拿起寶劍對著荊軻一陣狂砍,結果,荊軻身上被砍傷八處。
據《史記 刺客列傳》記載:“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意思是說,荊軻知道行刺無法成功了,就蹲在地上大罵說:“大事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因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訂立歸還諸侯們的土地的契約來回報太子!”
由此來看,荊軻其實并非想要殺死秦始皇,而是想要活捉秦始皇,然后脅迫秦始皇交出諸侯們那些被占領的土地,因為荊軻心知肚明,即便殺掉秦始皇,秦國只不過是暫時失去一位君主,而秦國群臣也會毫不猶豫地另立君主,但這并不能阻止秦國吞并天下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