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燦如星河,綿延閃耀。我們引以為傲的文明長河,發(fā)端于何時何處?延綿不絕的文化傳承,又經(jīng)歷過怎樣的起承轉合?《國家寶藏》上的那一件件文物,讓我們跨越時空與遠古先民對話。而在杭州,就有著讓人引以為傲的南宋皇城遺址。
宋高宗趙構定都杭州后,在北宋州治舊址修建宮城禁苑。東起鳳山門,西至鳳凰山西麓,南起苕帚灣,北至萬松嶺,方圓4.5公里。大內有城門3座,南稱麗正,北為和寧,東曰東華。
太廟遺址
太廟,原來是南宋皇帝祭奉祖先的地方,與南宋皇宮僅一步之遙。元代的一場大火殃及舊南宋皇宮,后又因戰(zhàn)事頻仍,致使太廟之地只剩下斷壁殘垣。
南宋通玄關造像
南宋皇室定都臨安后繼續(xù)尊奉道教,當?shù)貙m觀數(shù)量大增。通玄觀造像與太廟遺址相隔不到百米,造像崖壁自西向東共四龕六尊造像,另有十一處南宋至明的碑刻或題記。
鳳山門
鳳山門,因位于鳳凰山而得名,為古代杭州城的南大門。南宋皇室于紹興二十八年在鳳凰山一帶筑皇城,又筑外城,城門十三座,此地為大內北門和寧門所在。
舊城址
中山南路與嚴官巷路交界路口,有一座南宋遺址陳列館。進入館內,幾步之后就能“凌空”站在透明踏步玻璃隔開的南宋“御街”之上,看著底下鋪就的古磚,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南宋。
八卦田
八卦田是南宋年間開辟的"籍田",呈八卦狀,九宮八格。爬上玉皇山半山腰的紫來洞,從山上往下望去,就可以望見。這里也是剛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qū)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鎮(zhèn)的核心區(qū)塊。
老虎洞官窯
1998年進行考古發(fā)掘,老虎洞已于2000年對公眾開放,開放木結構保護棚3座,展示龍窯、作坊、瓷片堆積坑等南宋遺址15處,遺跡間有折木構架棧道相連,四周建有參觀道。
朝天門(鼓樓)
2000年進行考古發(fā)掘,2001年復建鼓樓,2002年對外開放,城基內展廳主要展示從鼓樓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文物、舊城古磚,并介紹其歷史資料。
御街(中山路段)
御街,現(xiàn)為中山路,北至鳳起路段。南段為御街步行路,北段為城市次干路。
西一(清波門與御街相通道路)
西一,現(xiàn)為河坊街,于2002年十月開街,改建后的河坊街體現(xiàn)了清末民初風貌,重在突出文化價值,營造以商業(yè)、藥業(yè)、建筑等為主體的市井文化,保持其歷史的真實性、文化的延續(xù)性和風貌的整體性,同時確定河坊街為步行街。
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與濃厚的文化內涵交相輝映,并留下厚重的積淀和印記,令杭州魅力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