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陽石雕,中國民間雕刻藝術,是漢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其造型逼真,手法圓潤細膩,紋式流暢灑脫。據悉,在首都天安門廣場上,聳立著一座雄偉壯觀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碑下部展現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畫卷的八幅浮雕,就是河北省曲陽縣石雕藝人的杰作。
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境內有一座黃山,狀若銀龍。滿山漢白玉石潔白晶瑩,宜精雕細刻。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加上世代相傳的雕刻工藝,使曲陽成為我國有名的石雕之鄉。
曲陽雕刻工藝歷經千年而不中斷,譽滿海內外。隨著曲陽雕刻材質從大理石、玉石到木質、象牙、青銅、不銹鋼等的擴展,其雕刻技藝也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圓雕、透雕、鏤雕、浮雕等造型門類,技法不一而足。
現在雕刻的題材相當廣泛,既有傳統的仿古建筑飾品,又有現代人物雕像;既有園林雕塑,又有家庭裝飾;既有飛禽走獸,又有游魚花卉;既有上百米的巨作,又有長不盈寸的精品。曲陽縣以"雕刻之鄉"的美稱享譽海內外。曲陽石雕的傳統工藝是利用開臉特技法,在石料上畫出大概輪廓,先雕鼻子,再從頭到腳依次雕刻,做到"內外有度,比例協調"。而現代工藝則是在傳統工藝基礎上,依靠科技力量(電動工具),運用圓雕、浮雕、線雕技法,將解剖學、美學融為一體,所雕作品既有高貴華美的傳統特點,又有新穎明快的時代精神。
其雕刻工藝既善于利用刨荒、刨光、開臉等特技,又善于目測定型,采用"上細"工藝,達到了"線要直、面要平、彎要活"的標準。曲陽石雕現在的主要傳承人為盧進橋(已故)、甄彥蒼、安榮杰,劉宏立等。
曲陽石雕所用材料天然漢白玉儲量豐富,產于該縣城南黃山之下,石質具有潔白晶瑩、純凈細膩、脂潤堅韌、經久耐磨等特點。既易受刀,又耐風化,色澤不敗。曲陽石雕藝術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其構思精巧,造型美觀;紋飾清晰剔透,生動逼真;刀工精湛細膩,圓潤光滑。料質有漢白玉、花崗石、玉石等。顏色有白、黑、黃、綠、紅、灰等。還有形形色色的木雕。
曲陽是雕刻之鄉,城南山石質純凈、堅韌潤滑、品位絕奇,其多彩的資源給其藝匠施展技藝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曲陽石雕既不失魏代神秘朦朧的粗框氣魄,又承啟唐宋自然豐滿莊重優美的造型,菩薩觀音、力士天女、龍鳳獅獸為其藝術典型。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傳統的曲陽手工雕刻技藝不斷受到沖擊,開料、手工刨荒、工具制作、手工錘釬等技法已近失傳,模型也不再制作。此外,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雕刻材質和雕刻類型受到影響,佛像制作越來越少,這對傳統曲陽石雕技藝的保留與傳承也造成了不少損害。必須盡快制訂措施拯救曲陽石雕這一古老的手工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