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江南敘事·第四季·花”藝術展這兩天正在可一美術館熱展。每年一次的“江南敘事”,正成為江南文化的時代符號,也吸引著更多人走進句容寶華山西麓的可一藝術園區,進行一趟獨特的文化小鎮藝術之旅。
“特色小鎮”概念正火,怎樣才能脫穎而出?“我們的藝術活動都與四季生態結合,倡導藝術旅游的概念。”可一美術館館長錢曉征介紹,每年4月,可一美術館均會舉辦“江南敘事”主題藝術展,今年已是第四年。這次的“江南敘事·花”藝術展,由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館長李小山擔任藝術顧問,參展藝術家中包括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蘇新平、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劉偉冬、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周京新,以及孫良、范揚、沈勤、喻慧、吳湘云等一批當代名家。與室內藝術展呼應的是,可一美術館所處的可一藝術園區鮮花盛開,藝術與春光交相輝映。徜徉其中,觀眾既可賞畫也可賞花,還可以自由參觀園區里的藝術家工作室,擁有與城市里的美術館不一樣的體驗。
嫁接藝術,旅游也變得更有內涵和看點。記者了解到,可一藝術園除了擁有可一美術館、可一藝術村等藝術機構之外,園區里茶花園、桂花園、櫻花園、海棠園等植物景區,也正成為一道旅游風景。現在,這里每年5月玫瑰花開時,舉辦“可一藝術區春季藝術沙龍”,展出可一藝術區全體藝術家的藝術作品。每年10月桂花盛開時,這里會舉辦“國際詩歌藝術集成”、“戲劇音樂藝術節”,同時舉辦現代藝術大展,期間還開展藝術與詩歌、戲劇、音樂、文學的交流活動。
“藝術是這里最寶貴的資源。”可一美術館館長錢曉征告訴記者。“與國內外著名藝術區如紐約SOHO、北京798相比,可一藝術區的最大特色是純粹性和穩定性。整個藝術村的打造,藝術家擁有充分的主動權,他們除了加入前期的園區設計,入住后也選舉了內部‘村委會’來進行管理。”在遠離城市的可一藝術村里,藝術家有了穩定的“家園”,激發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2015年以來,劉國夫、羅荃木等一批全國知名的優秀藝術家先后入住可一藝術家村。談起未來發展,錢曉征認為,做文化小鎮要做到可持續性發展,長遠來看要做到藝術的產業化、規模化。“今后,這里將形成藝術品經營、收藏、展覽、藝術衍生品開發以及藝術培訓、藝術教育、文化藝術旅游一整條產業鏈。”
融入了藝術,小鎮也變得“高顏值”起來了。在這里,藝術與生態環境融為一體,不僅帶來整個藝術產業鏈的提升,附近的普通群眾也可以在家門口親近藝術、體驗美好。(顧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