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壁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用于遮擋視線的墻壁,舊時有些人認(rèn)為自己的住宅中,不斷有鬼來訪。如果是自己祖先的魂魄回家是被允許的,但是如果是孤魂野鬼溜進(jìn)宅子,就要給自己帶來災(zāi)禍。如果有影壁的話,鬼看到自己的影子,會被嚇走。這都是一些老人們流傳下來的說法,更為影壁添加了神秘的色彩。今天跟隨古建中國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影壁的運(yùn)用!
影壁,也稱照壁,古稱蕭墻,是中國、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傳統(tǒng)建筑中用于遮擋視線的墻壁。屏風(fēng)的作用與影壁相似,琉球語里直接把影壁稱為屏風(fēng)(屏風(fēng)、ヒンプン)。
影壁可位于大門內(nèi),也可位于大門外,前者稱為內(nèi)影壁,后者稱為外影壁。形狀有一字形、八字形等,通常是由磚砌成,由座,身,頂三部分組成,座有須彌座。墻身的中心區(qū)域稱為影壁心,中國和越南的影壁的壁心通常由45度角斜放的方磚貼砌而成,簡單一點(diǎn)的影壁可能沒有什么裝飾,但也必須磨磚對縫非常整齊,豪華的影壁通常裝飾有很多吉祥圖樣的磚雕。影壁墻上的磚雕主要有中心區(qū)域的中央和四角,在與屋頂相交的地方也有混梟和連珠。中心方磚上面一邊雕刻有中心花、岔角在影壁墻的中央還鑲嵌有福壽字的磚匾或者是帶有吉祥一味的磚雕。有些較為簡單的影壁未必有齊三部分,有些沒有基座,也有無頂?shù)模詈唵蔚闹挥袎ι恚行ι硪矝]有外緣和壁心的分界,例如琉球建筑有些影壁則只是簡單的石砌墻。
著名的影壁有故宮的九龍壁、中南海新華門內(nèi)的為人民服務(wù)影壁等。
四合院照壁
照壁是北京四合院大門內(nèi)外的重要裝飾壁面,主要作用在于遮擋大門內(nèi)外雜亂呆板的墻面和景物,美化大門的出入口,人們在進(jìn)出宅門時,迎面看到的首先是疊砌考究、雕飾精美的墻面和鑲刻在上面的吉辭頌語。
四合院常見的照壁有三種,第一種位于大門內(nèi)側(cè),呈一字形,叫做一字照壁。大門內(nèi)的一字照壁有獨(dú)立于廂房山墻或隔墻之外的,稱為獨(dú)立照壁,如果在廂房的山墻上直接砌出小墻帽并做出照壁形狀,使照壁與山墻連為一體,則稱為座山照壁。
第二種是位于大門外面的照壁,這種照壁座落在胡同對面,正對宅門,一般有兩種形狀,平面呈“一”字形的,叫一字照壁,平面成梯形的,稱雁翅照壁。這兩種照壁或單獨(dú)立于對面宅院墻壁之外,或倚砌于對面宅院墻壁,主要用于遮擋對面房屋和不甚整齊的房角檐頭,使經(jīng)大門外出的人有整齊美觀愉悅的感受。
還有一種照壁,位于大門的東西兩側(cè),與大門槽口成120度或135度夾角,平面呈八字形,稱做“反八字照壁”或“撇山照壁”。做這種反八字照壁時,大門要向里退2至4米,在門前形成一個小空間,可做為進(jìn)出大門的緩沖之地。在反八字照壁的烘托陪襯下,宅門顯得更加深邃、開闊、富麗。四合院宅門的照壁,絕大部分為磚料砌成。照壁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下為基座,中間為照壁心部分,照壁上部為墻帽部分,仿佛一間房的屋頂和檐頭。照壁與大門有互相陪襯,互相烘托的關(guān)系,二者密不可分。它雖然是一座墻壁,但由于設(shè)計(jì)巧妙,施工精細(xì),在四合院入口處起著烘云托月,畫龍點(diǎn)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