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預制裝配式建筑整體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我國預制裝配式建筑的市場規模從2011年的43.2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462.3億元。近7年,我國預制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同比增幅高達970.14%,復合增長率達到35%左右。
大到國家層面的規劃,小到城市發展的目標,2018年裝配式建筑持續發力,提供質量優良的裝配式建筑產品,已是大勢所趨。
2017年3月,住建部印發了《“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提出了兩個總目標。
1、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以上,積極推進地區達到15%以上,鼓勵推進地區達到10%以上。
2、到2020年,培育50個以上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個以上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500個以上裝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設30個以上裝配式建筑科技創新基地,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
在住建部總目標的影響下,全國各地區不斷出臺了許多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政策和目標。
全方位發展預裝配式建筑——從團隊到技術,從服務到品質
預制裝配式建筑已逐漸進入規模化、主業化發展階段,全方位發展的勢頭全面來襲。在積極響應國家住建部號召的同時,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技術團隊和服務品質。
不斷加快專業團隊建設
制定有利于預制裝配式建筑人才培養和發展的計劃,在專業、先進的預制化房屋研發和設計團隊的基礎上,才能不斷設計和創造出更符合未來居住理念的預制裝配式建筑。
結合BIM雙向發展
將BIM與預制裝配式建筑結合,通過BIM軟件全面檢測管線之間與土建之間的碰撞問題,并提供給各專業設計人員進行調整,同時在構件生產、運輸、安裝、驗收全過程采用芯片管理技術(RFID)或二維碼技術進行信息化管理,從而不斷推進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規劃、勘察、設計、生產、施工、裝修、運行維護全過程的集成應用,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共享和信息化管理。
不斷提高施工質量
加大預制裝配式建筑技術體系和關鍵技術、配套部品部件的研發力度,推行預制裝配式建筑一體化集成設計,強化預制裝配式建筑設計對部品部件生產、安裝施工、裝飾裝修等環節的統籌,掌握裝配式建筑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并不斷熟練掌握吊裝、堆放、安放、支撐、防護等工序。
與此同時,形成預制裝配式建筑的全過程質量監控和監管體系,對材料、構件、關鍵節點部位拼裝、檢測、驗收等環節進行全面的質量監控,從而有效提升工程設計與施工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