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上起樓,象城樣有樓以壯觀也”,這說的便是門樓。門樓是漢族傳統建筑之一。作為一戶人家貧富的象征,所謂“門第等次”即為此意,故名門豪宅的門樓建筑特別考究。門樓頂部結構和筑法類似房屋,門框和門扇裝在中間,門扇外面置鐵或銅制的門環。門樓依附廳堂而建。
門樓其實是由東周瓦當、漢代畫像磚等發展而來。在青磚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圖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已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于青磚在選料、成型、燒成等工序上,質量要求較嚴,所以堅實而細膩,適宜雕刻。
在藝術上,磚雕遠近均可觀賞,具有完整的效果。在題材上,磚雕以龍鳳呈祥、和合二仙、劉海戲金蟾、三陽開泰、郭子儀作壽、麒麟送子、獅子滾繡球、松柏、蘭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鯉魚等寓意吉祥和人們所喜聞樂見的內容為主。
在雕刻技法上,主要有陰刻、壓地隱起的淺浮雕、深浮雕、圓雕、鏤雕、減地平雕等。民間磚雕從實用和觀賞的角度出發,形象簡練,風格渾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纖細,以保持建筑構件的堅固,能經受日曬和雨淋。
耦園磚雕門樓共3座,分列中部二、三、四進廳堂南院落內。形制隨廳堂等級逐漸提升。從南往北,由簡至精。
“平泉小隱”門樓
位于轎廳南院落,門廳北面出口處,高約5米,寬約3米,厚約0.6米,東西兩側是黛瓦蓋頂的封火墻。衣架錦式門樓,單檐紋頭脊,上下枋處較簡單,只作簡單的紋頭飾,中枋磚額書有楷書大字“平泉小隱”。
磚額兩側兜肚處分別飾有“山石牡丹鳳凰”和“山巒祥云孔雀”的半透雕圖案。磚雕門樓下為向北開啟的黑漆大門兩扇,為門廳通向第二進的門戶。
“平泉”,唐李德裕游息的別莊叫“平泉莊”,宋張泊《賈氏談錄》:“平泉莊臺榭百余所,天下奇花異草、珍松怪石,靡不畢具?!焙笕顺R浴捌饺弊鳛閳@林的代表?!捌饺‰[”點出了園主在此建造宅園過隱居生活的主題。
“厚德載?!遍T樓
位于載酒堂南院落,轎廳北面出口處,高約6米,寬約3米,厚約0.6米,東西兩側是黛瓦蓋頂的封火墻。牌科門樓,硬山頂,頂部為哺雞脊,屋檐下面為磚雕方形檐櫞兩層,至瓦楞前之滴水處。
其下部為六朵一斗三升的斗拱托住上面的桁條,斗拱下面的上枋處除中間和兩端有精細紋頭式浮雕外,其他都是素面無裝飾。上枋之下磚額書有篆書大字“厚德載?!?,磚額東西兩側兜肚處只雕一抹角矩形方框。下枋除東西兩端處刻有回紋裝飾外也是素面無裝飾。下枋下即為水磨方磚砌筑的兩側磚墩和中央兩扇黑漆板門,為轎廳通向第三進的門戶。
厚德載福,出自周文王《易·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弊笄鹈鳌秶Z·晉語六》:“吾聞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德而服者眾,必自傷也。”后指,有德者能多受福。
此處磚雕門樓從形制和裝飾上較之前門樓已稍上等級。
“詩酒聯歡”門樓
位于樓廳南院落,載酒堂北面出口處,高約6米,寬約3米,厚約0.8米,東西兩側是黛瓦蓋頂的封火墻。牌科門樓,硬山頂,頂部為哺雞脊,屋檐下面為磚雕方形檐櫞兩層,至瓦楞前之滴水處。
其下部為六朵一斗三升的斗拱托住上面的桁條,斗拱間磚面飾浮雕花卉五幅。斗拱下面的上枋處為神雕山林人物畫五幅,每幅場景都為天然山林,有人物二至四五人不等,似為相送、相別或相遇的場景。上枋東西兩端飾倒掛磚柱花籃頭,雕獅子滾繡球。
中枋整體以回紋浮雕環繞,磚額處以祥云紋圍護,中書楷體大字“詩酒聯歡”,東西兩側兜肚處各有一幅深雕作品,內容是以花樹圍繞的樓閣中兩人對飲的場景,其中的樓閣,一為敞開,一有半窗掩映,樓下為一人騎馬而來且有童仆恭迎的場面,似為詩酒酬客、聯合歡悅的場景。
下枋處為深雕人物畫五幅,以花樹山石為主要背景,人物或行或坐,似在對飲作詩,栩栩如生。此門樓轉雕畫亦說明園主追求向往的詩酒生活。惜磚雕人物頭部大多在“文革”中被人為毀壞,留下殘缺之美、下枋下即為水磨方磚砌筑的兩側磚墩和中央兩扇黑漆板門,為載酒堂通向第四進的門戶。
“詩酒聯歡”,中國古代文人聚會宴飲,往往是進行所謂的“文字飲”,他們有詩酒唱和的習慣,所謂“詩情酒分合相親”,“醉里清吟勝管弦”。這里顯示了園主夫婦歸隱后以詩酒為主題的隱逸生活的寫照。
此處磚雕門樓從形制和裝飾較之前門樓更為精美,等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