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探秘歷史】辛亥前夕的“辮子革命”的歷史過程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19-01-08 10:35:55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許洪新
核心提示:  辛亥革命最顯性的結果,一是推翻了皇帝,二是剪掉了男子腦后的辮子。為了剪辮,光復后的各地軍政府都一再發布告示。1912年3月5日,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專門頒布了《一律剪辮文》。所以,有人戲稱這是一場“辮子革

  辛亥革命最顯性的結果,一是推翻了皇帝,二是剪掉了男子腦后的辮子。為了剪辮,光復后的各地軍政府都一再發布告示。1912年3月5日,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專門頒布了《一律剪辮文》。所以,有人戲稱這是一場“辮子革命”。


  男子垂辮作為清代人的一大標志,辮子問題確也貫穿了整個清代。辛亥革命前夕卷起的那場剪辮風潮,也正是清王朝瀕于覆亡的一種表現。


  男子垂辮本為滿族風俗


  《滿族風俗志》記:剃發垂辮是滿族男子的發式,即從額角兩端引一直線,剃去顱前發,將顱后發編辮垂后??疾鞖v史,可以發現許多民族都曾有編辮之俗,特別是通古斯語與阿爾泰諸族。《史記·西南夷傳》記西南夷“皆編發”,肅慎、挹婁、鮮卑、柔然、室韋、烏洛侯、靺鞨等北方各族更是如此?!赌鲜贰酚浭翼f“丈夫束發”,烏洛侯“其俗繩辮”,高昌男子“辮發垂于背”;《大金國志》載:女真男子“垂金環,留顱后發”,“辮發垂背”。滿族之俗即源于此。


  對游獵民族而言,這種發式有其實用價值,剃去顱前發,騎射騰躍疾馳時可免眼睛被遮掩;蓄顱后發編辮,露宿時可盤辮暖額枕頭。更深刻的原因則源于薩滿教的宗教意識。薩滿教是通古斯語與阿爾泰諸族共同信奉的原始宗教,其天穹觀認為天分九層,為天神阿布卡恩多力、日月星辰、風云雷電雨雪、動植物神、遠古祖先及諸英雄神的居處,稱金樓神堂。頭發生于頂部,為人體的最高位,距天穹最近,被視為人的靈魂所在,極為重要。故女真或滿族征戰返師時,陣亡者尸身難于帶回,必將發辮系上姓名、籍貫攜歸,公祭或發還家屬祭祀后,隆重入棺安葬,稱之“捎小辮”。


  發辮既為這些民族男子的重要外部標式,自然也是美化裝飾的重要部位。女真人系以“色絲”,滿人于辮梢懸掛稱為“墜腳”的飾物,行走時隨辮擺動,非常美觀。若以金銀珠寶作墜腳則名“金八寶”,《紅樓夢》里賈寶玉那根大辮,就是“從頂到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腳”。


梳辮發

梳辮發


  辮子問題政治化


  清軍入關初期,雖命漢人薙發但并不嚴厲。《清史稿·世祖本紀》記:順治二年攻克南京,六月丙辰(初五,即1645年6月28日),再度頒布《薙發令》,這才嚴厲起來,令諭“南中文武軍民薙發,不從者治以軍法”。同月,又頒令直隸各省薙發,令曰:


  向來薙發之制,不即令劃一,姑聽自便者,欲使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異?若不劃一,終屬二心,不幾為異國之人乎?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薙發。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


  此令一下,一時腥風血雨,頓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之說。官府命人荷擔巡游,擔前豎竿,懸布“奉旨薙發”,凡見蓄發者即剃之,抵抗者則殺之,懸頭竿上示眾。后來理發擔上豎有一竿,據說即此制遺孑。順治四年年底,又頒布《官民服飾制》,明令棄明制而易滿裝。發式服式從此上升為政治問題,成為清王朝實行高壓統治的重要組成。曲阜孔門后裔孔文謤,時任知府,上奏要求據守孔子之禮制而不薙發不改裝,招致嚴詞斥責,雖“念圣裔,免死”,但著革職“永不敘用”。薙發改裝,極大傷害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廣大人民民族自尊心,尤以知識分子為甚。有識之士指出:此舉,令“滿漢相懟,永永無已”,實是清王朝的一大失著。


  在薙發改裝問題上,一個叫孫之獬的人起了推波助瀾的壞作用。孫,山東淄川人,明天啟二年(1622)進士。由檢討至侍讀,因案削職。順治元年,曾斥家財組團練守淄川,對抗抗清義軍,得山東巡撫方大猷奏報,招入朝中,授禮部侍郎。當時,漢官衣冠仍依明制,上朝時漢滿大臣分班而立。這個孫之獬迎合新朝,率先薙發改裝,但站班時漢官以其滿裝而不納,滿官又以其為漢人而不容。尷尬之下,他上疏稱:“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發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贝俗嗾锨逋醭诵募瘓F之意,催生了薙發改裝之嚴令,孫也因此遭人痛恨。后來他招撫江西失當被彈劾免職,順治十年謝遷起義時城破被殺,“聞者快之”;朝廷討論對他追謚時,也被以已免官而罷。


剃頭生意人

剃頭生意人


  發辮去留的大辯論


  晚清后期起,這根辮子除為傳統反抗者鄙夷外,還受到了時代的挑戰。鴉片戰爭之后,中外交往日多,外交官、留學生、華僑日增,人們眼界漸寬,風氣漸開,觀念相應而變;隨著時間的推移,辮子的政治含義也日趨淡化,更因被外國人譏為“豚尾”,在追求文明、仿效西式的社會風尚中,剪辮呼聲日高,許多人干脆自行剪辮易服。同治末首批赴美留學的幼童中就有不少人剪了辮,自行剪辮者中有些還是皇族貴戚。同時,又因國運日蹇,主權淪喪,專制腐敗更烈,革命者決心剪去象征效忠清廷的辮子,表示與之決裂的政治態度,知識精英、青年學生亦以此表示自己的不滿與追求。時住上海高昌廟江邊碼頭的陳善琪便于光緒三十四年七月二十四日(1908年8月20日)剪了辮;宣統元年十月十日(1909年11月22日),奉天中學堂學生宣布7天內剪辮;曾任上海商團公會司令的大有水果行經理江異(字榮儕)也于次年八月(9、10月)間剪辮。


十月初十奉天中學堂學生決定七天內剪辮


  1910年,發辮去留竟引發了朝廷中的一場大辯論。是年八月間,外務部侍郎伍廷芳上疏請下詔允準官民剪辮。他的奏疏招來了一批守舊官員的竭力反對,其中一個專掌繕抄校對事的從九品小官—翰林院待詔在其《保存發辮折》中說得最妙,他說“發辮者,乃中國之國粹,亦全球上之特色”,“誠以祖宗之成法,不可輕言變更也?!奔羧マp子,“非惟國粹亡,特色永失,無翹然特出之品以與各國挈長較短;竊恐盡學洋人,伊川野祭,其禮先亡,而綴繡山河將不復為我有矣?!彼J為剪辮之倡,“必有外人從中煽惑,藉此用夷變夏,以遂其蠶食鯨吞之志?!彼岢觯骸盀榕疟娮h,保存國粹。倘再有以剪發入奏者,即以為外人作倀,按賣國議罪?!?/span>


  十一月十四日(12月15日),資政院就剪辮提案舉行了討論。資政院本是清王朝為預備立憲而設的中央級咨詢機關,為日后成立上下議院的基礎。議員定額200名,欽定民選各半,欽定由皇帝從王公親貴、京師各部院七品以上官員、各地碩學鴻儒及納稅大戶中遴選;民選從各省諮議局議員中產生。故議員多為體制內人士,又派了皇族溥倫、一品大員孫家鼐為總裁,所作決議也須“具奏請旨裁奪”后才有效,所以,完全是一個為朝廷幫襯的擺設性機構。可在是日的討論中,絕大多數議員贊成剪辮,只是易服則從商務考慮而主張暫緩。其中牟琳、文龢、羅杰、陳懋鼎、易宗蘷、方還等要求最力。牟、羅指出:現今已有大批人剪了辮,朝廷并未禁止,實已默許,不如明詔允準,“以新天下耳目”。易、方等列數留辮于外交瞻觀上不雅、機器作業時多危險、軍人學生操練中多妨礙,又有害個人衛生,剪之“有百利而無一害”。會上雖有甘肅楊錫田等登臺反對,其說詞無非老調重彈,被大多數議員譏為“無可駁之價值”。經3小時40分鐘辯論,大會進行投票表決,以白票為贊成、藍票為反對,采取實名制投票,為示鄭重,表決前還封閉了會場。是日出席136人,以102票贊成,28票反對,6票廢票,通過剪辮決議。


  值得一提的是:是日收票137張,多出一張。虧得采取實名制,很快核出有人署“湯魯璠”之名投了一張贊成票。湯不僅那天未出席會議,更是舉國皆知的反對剪辮者,顯然有人搗亂。果然,宣布結果后,一個名叫顧棟臣的反對者提出:既多出一票,其中必有舞弊,表決結果不應承認。旋因絕大多數議員認為票數懸殊,一票無關大局,否決了該動議。


  資政院既作了決議,問題便交由朝廷核心集團即攝政王載灃與軍機處裁決了。為影響核心集團決斷,反對者又紛紛動作起來:京師大學堂監督劉廷琛彈劾資政院決議“違反祖制”;學部大臣唐景崇明令嚴禁學生剪辮,致有因剪辮被勒令退學的;招生考時有令考生將帽置案,以查是否剪辮。京師商務總會更搞出了一份有3.5萬人簽名的稟帖,攻擊資政院議員未深察國情肆口妄議。稟帖將剪發與易服混捏在一起,危言聳聽地說:一旦剪發易服,將使綢緞、靴鞋、棉布、領帽、翎枝、估衣等業“生意消滅,生命財產,岌岌難?!保焕^將轉相牽制,受害無窮,僅京師入會者三千四五百家,四五萬人,未入會者數萬家,都將衣食無著;若全國統舉,將致“商務失敗,而商亡,國未有不亡者”。將辮服去留提到“救商亡、固國本”的嚇人高度。軍機處與各部大臣中分歧也很大,軍諮大臣載濤、陸軍大臣蔭昌、鹽政大臣載澤都早已剪了辮易了服,多數人也都主張剪辮暫不易服,以化解矛盾,平息輿論。軍機大臣毓朗即說:“剪發一事,易服又一事?!贬槍ψ嬷撇豢勺兊恼f法,載澤云:“方今舉辦各項新政,已非祖制。阻止剪發,實無理由之可據?!钡髡栖姍C處的慶親王奕劻、軍機大臣那桐、農工商大臣溥頲、資政院總裁溥倫等堅決反對,那桐表示“萬萬不可”,他說:難道剪了辮,國家就強了?京師商務總會那份稟帖更是奕劻、溥倫授意溥頲運動的結果。在奕劻操縱下,十一月二十日(12月21日),發出了不準剪發易服的《上諭》。文曰:


  農工商部奏京師商務總會稟稱:京師各行商會暨各省商眾,以喧傳剪發易服,力陳商業危迫,懇予維護等語。國家制服,等秩分明,習用已久,從未輕易更張。除軍服、警服,因時制宜,系前經各衙門奏定遵行外,所有政界、學界以及各色人等,均應恪遵定制,不得輕聽浮言,至滋誤會。特此明白宣示,俾京內外周知,以靖人心而安生業。欽此!


  對這份《上諭》的產生,奕劻做了不少小動作。前一天,載濤還與他“爭議良久”。故載濤見到《上諭》“極為激憤”,即刻趕去質問奕劻。奕劻“極不承認有反對”剪辮之意,強辯地說:“此次諭旨,專為維持商業起見。雖未能允準剪發,亦未見不準剪發。且只對于服制而言,亦可見朝廷于剪發一節,有將默允之意?!睂嶋H上,恰因沒有明言準許剪辮,各省無法操作,即于暗中否決了資政院的決議案。奕劻這個政治“老江湖”,自以為得計地認為已將此事敷衍了過去。


1911年12月1日滬軍都督府勸令剪發辮告示


  上海張園剪辮大會


  然而,民眾卻不買奕劻們的賬,尤是青年學生。據《春申日報》統計,至十二月(1911年1月),僅北京,法文學堂學生剪辮者十分之八,殖邊學堂與交通傳習所十分之七,財政與安徽學堂十分之六;連皇族親貴子弟最集中的陸軍貴胄學堂,竟也有150多名學生組織了剪發會,于十一月二十四日(12月25日)全體剪辮,使該學堂200余人中,僅四五人還留著辮子。京外各省也是如此,以湖北為例,十二月六日(1911年1月6日),兩湖師范10多名學生剪辮,次日星期日又有20多人剪去,周一歸校后效法者更多。監督劉洪烈無力阻止,又恐遭責,急忙電告學臺。學臺趕來訓責學生時,有學生抗聲回答:“此乃我輩之自由,與官師無干?!睂W臺無奈,歸稟總督瑞瀓,瑞瀓聽罷,也只不知可否地說了句“善為約束”而已。聲勢最大的則是上海,十二月十五日(1911年1月15日)在張園舉行了剪辮大會。


《春申日報》上的漫畫

《春申日報》上的漫畫


  大會是由伍廷芳等以上海慎食衛生會名義發起的。十二月初一(1月1日)先在愛文義路100號伍宅舉行預備會議。出席預備會議的150多人中有150人贊成舉行大會,反對者僅馬則周等三四人,徽商胡琪(字二梅)慨允承擔全部經費。1月15日下午1時,4萬多人集聚張園安愷第前,為張園歷次集會人數最多的一次。伍廷芳雖因故未能出席,但致函聲明已于前一日剪去辮子。大會開始后,登臺演說者絡繹,臺前填寫《剪辮同志錄》處更擁擠不堪。至2時,待剪者與待簽者都已迫不及待。江異、商團公會坐辦陶叔言在臺上執剪,商團成員倪筱園、王楚生、顧諟明、黃安生等20余人,分別在安愷第樓上樓下義務代剪,黃楚九的中法大藥房捐送雙妹牌花露水,廣生行捐贈香蜜,專供剪辮者使用。


  大會氣氛極其熱烈,待剪者聳身上臺,樓上樓下滿場吶喊鼓掌,只聽得剪刀響處,一聲叫“好”,一陣掌聲,一根長辮落下。當場上臺剪辮者百余,合計各分處至5時已一千有余,而待剪者猶有數百。時有前來拍攝紀錄片的,云“此實中國特有之事跡”,稱將“運往外洋”,不知于今此片膠卷是否還存于世。


  大會帶動了上海民眾剪辮熱潮。次日,毛浩書局職工周丙坤等8人,一同剪辮。數日間,郵傳部高等實業學堂(今交通大學前身)900多名學生中,300余人剪了辮;打鐵浜中等商業學堂亦有60余人;中國體操學堂百余名學生中剪去者居半;六里橋浦東中小學堂、中國公學、復旦公學、南洋中學、民立中學、南市商團及各行各業都有許多人剪辮;江南制造局測繪員蒲有新等五六十人在張園大會上剪了辮,上班后同事也多相約剪辮。


  不過,就全國而言,至武昌起義前,剪辮并沒有普遍地展開。武昌起義后,各地相繼光復,特別是隨著南京臨時政府成立與清帝退位,中國男子才逐漸剪去了腦后的那根辮子。


 

本文標題: 【探秘歷史】辛亥前夕的“辮子革命”的歷史過程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6569.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南县| 白玉县| 信丰县| 鄄城县| 宁河县| 祁阳县| 临猗县| 松原市| 于都县| 乐平市| 呼伦贝尔市| 舞阳县| 石城县| 霍城县| 巴彦淖尔市| 镶黄旗| 红安县| 吉木萨尔县| 桐柏县| 宣威市| 喀什市| 四子王旗| 永定县| 全南县| 宽甸| 南通市| 万安县| 威宁| 金堂县| 岢岚县| 广水市| 和平区| 清远市| 玉田县| 晋中市| 南漳县| 兰考县| 上虞市| 万宁市| 余江县|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