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夢大師”金庸先生已隱于江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他曾說過“如果在我的小說中選一個角色讓我做,我愿做天龍八部的段譽”,足以見得段譽在他心中的地位。《國家寶藏》第二季第四期節目中,佟大為演繹別樣“段和譽”,致敬金庸先生。
致敬經典,穿越回北宋大理國
在“大理國銀鎏金鑲珠金翅鳥”的前世傳奇中,兩位大學生中一位金庸粉,認為段譽六脈神劍、凌波微步俠氣萬分。而另一位學生則認為,作為一國之君,段譽的原型段和譽出家就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在博物館中,他們對于段譽和段和譽“俠”氣問題的爭論,驚醒了沉睡的金翅鳥,也因此被帶入時空隧道穿越回900年前的北宋大理國。
佟大為扮演的大理國皇帝段和譽,勤政愛民,是大理國后期一位賢明的君王。因為國家水患而正在寺廟做法事,希望通過在塔內放入金翅鳥而得到神助,滅水患救國民。面對兩位外來者和高氏派來的刺客,他沒有痛下殺手,而是以寬宏對待。當被問到為什么任由高氏欺負時,段和譽認為,國家一旦陷入內爭,百姓改如何?目前水患、地震和周邊蠢蠢欲動的諸部,才是他的關注點。
勵精圖治的勤勉君王段和譽,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段和譽坐擁江山,乃大理第16位帝王。數百年后,他因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而再次名揚天下。節目中,佟大為坦言:“從小最喜歡的就是《天龍八部》中的段譽,今天算是圓夢了!”
大理民族心中不變的圖騰
“金翅鳥”振翅高飛,成為大理民族心中不變的圖騰。金翅鳥,又稱“迦樓羅”,源自古代印度神話傳說,是佛教天龍八部之一的護法形象。
它鳴聲悲苦,以龍為食,兩翼伸展時可達336萬里,能消除水患。據記載,大理國舊時為澤國,水患頻發,佛便指派金翅鳥取龍為食,制龍鎮水。金翅鳥因毒氣聚集在空中上下翻飛7次之后死于金剛山頂。于是后來,人們就將金翅鳥立于塔頂或藏于塔內,尊其為鎮水之神。
大理三塔塔藏中,除佛陀、菩薩等造像外,還有金剛力士、空行母、金翅鳥、梵僧和供養人等造像。雖數量不多但各具姿態,頗有特色。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這件銀鎏金嵌珠金翅鳥立像。
1978-1980年,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進行大規模維修,在清理千尋塔塔基和塔頂時,發現南詔、大理國的重要文物和680余件,其中有銀鎏金鑲金翅鳥。宋大理國銀鎏金鑲珠金翅鳥,高18.5厘米,重125克,現藏于云南省博物館。
這件銀鎏金嵌珠金翅鳥立像,其鳥頭飾有羽冠,頸部細長,翅膀向內卷,作欲飛狀;兩爪鋒利有力,立于蓮座之上。尾、身之間插有鏤空火焰形背光,其上飾水晶珠五粒,加上整器鎏金,顯得珠光寶氣,雍容華貴。
細膩的工藝和絕妙的造型使這件作品精美絕倫,亦代表了大理國金銀器工藝的高超水平。它揭示了佛教文化的民族化和地域化。因此,大理三月街民族節的節徽就是用銀鎏金鑲珠金翅鳥作為主圖案。
守護歷史,守護海晏河清!
現在“毒龍”從過去的洱海水災變成了水污染,而拯救河流的洱海衛士們化身成現代“金翅鳥”持續治理水域。洱海之美揚名天下,有這樣一群人被稱作當代“金翅鳥”守護著這方綠水青山,延續著金翅鳥的今生故事。
金翅鳥,是大理人的信仰,信仰回來,“毒龍”就得以擊敗。愿洱海清澈如許,也愿金翅鳥的信仰在大理人心中世代相傳!
現在大理隨處可見的金翅鳥形象,金翅鳥成為了大理的保護神。在時間的河流中,我們看到的是大浪淘沙之后的驚喜,我們看到的是綿延千年初心不變的信念,我們看到的是人的覺醒、人的奮進與人的升華,我們看到的是一眼千年的感動與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