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講清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四個講清楚”的重要論斷,明確指出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根源于儒家文化的齊魯家風,通過齊魯人民的代代相傳,實現了為人之本的“小家風”和處事治世的“大家風”的有機融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弘揚和傳承優秀齊魯家風,能夠為在全社會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良好氛圍提供強大正能量,既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也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講清楚”的自覺踐行和切實堅持。
齊魯家風演繹和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古往今來,中國人民始終以傳承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為己任,使中華文明的價值和魅力橫亙古今、熠熠生輝。中華優秀傳統家風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而根源于儒家文化的齊魯家風,既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家風,又是齊魯大地的精神標識。
齊魯家風以優良家規、家訓、家教而著稱。在中華文化發展演化過程中,形成了諸多承載著家庭文化建設的名言、典故、家譜、家規、家訓等,共同凝結成為良好的家風、嚴格的家訓、諄諄的家教,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世代流傳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資源,傳承著仁、義、禮、智、信的道德操守。比如,精忠報國自古以來就是齊魯家風不可或缺的內涵。古有顏真卿、顏杲卿、顏季明顏氏家族以身報國;今有抗戰時期,山東沂蒙人民以“最后一口飯做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的愛國情懷與英雄氣概,為鑄就偉大的抗戰精神作出了重大貢獻。這種齊魯家風無疑蘊含著“忠”“義”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
齊魯家風的傳承與發展,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的積極踐行,為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了自信的底氣。在世界文化相互激蕩的大浪潮中,齊魯家風的傳承和發展,將繼續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鑒今的原則,在千千萬萬個家庭自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紅色革命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齊魯家風的思想精華滋養每一個家庭,使其不斷強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禮敬感,從而帶動全社會崇德向善,對于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發揮著重要作用。
弘揚優良齊魯家風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道德文化培育的靈魂引領。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良好家風和家庭美德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直觀體現。齊魯家風承載著齊魯文化獨具特色并具有豐富內涵的價值觀念,體現著以“孝”“悌”為本的人格修養,以“信”“恕”為本的社會關愛和以“忠”“義”為本的家國情懷三個層面的價值信念,至今在齊魯大地上代代相傳。從仲由“百里負米”的奉親孝道,到濟南市民蘇機來八年如一日抱母鍛煉的現代孝文化,齊魯人民用樸實的行為踐行著孝的德行;從范蠡構建誠信、尚義的儒商精神,到現代山東商人劉麗華樹立當代中國誠信商人的形象,誠實守信、以誠待人的誠信精神品質一直都在齊魯人民的社會活動中演繹;從民族英雄戚繼光堅守保家衛國使命,到英勇犧牲在索馬里執勤崗位的血性男兒張楠的錚錚鐵骨,都訴說著齊魯家風中愛國敬業的價值觀念。
齊魯家風通過循循善誘的情感教化和耳提面命的嚴格要求所塑造的人生觀、價值觀,流淌于齊魯人民的血液之中,雖綿延千年,其內在的理念支撐未變,愛國、誠信、向上、向善等積極的價值取向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生共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國家、社會、個人的價值訴求融為一體,引領著國家的價值目標、社會的價值取向與公民的價值準則。齊魯家風對于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發揮著積極作用。齊魯家風的現代傳承與發展,既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延伸和弘揚提供道德支撐和文化土壤,也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思想層面到實踐層面的轉化提供了可行路徑,必將為在新時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入鮮活生命力。
弘揚優良齊魯家風有利于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齊魯家風還蘊含著深厚的清廉德政思想。齊國晏嬰的廉政家訓和東漢末年南陽太守羊續“懸魚拒賄”的典故,早已為后代樹立標桿。在現代,原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生長于齊魯大地,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奉獻精神和勤儉節約、勤政為民的諄諄教導,為后代不斷學習遵循。原壽光縣委書記王柏祥不貪不占、公私分明,將家鄉塑造成聞名遐邇的大棚之鄉,成為全社會學習的廉政楷模。齊魯家風“清廉德政”思想的歷史經驗智慧與現實傳承力量,深刻體現出齊魯家風與廉潔黨風政風之間的內在聯系。
齊魯家風緊系著清廉黨風政風,匯集著淳樸國風民風。家風純正,在潛移默化中孕育和滋養著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健康人格和價值觀念,并在其成長環境和行為實踐中得到充分體現。千百年來,齊魯家風蘊含的清廉德政思想滋養著齊魯大地,始終教導著黨員干部嚴于律己、克己修身,嚴于律親、清廉做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以黨紀法規的具體形式首次將“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范的重要內容,體現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家風建設重要性的深刻認識。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黨員領導干部不重視家風建設,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響或者嚴重后果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此條例劃出的紀律紅線,正是當下我們黨高度重視黨員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深刻體現。清廉家風是黨員領導干部的必修課,是推動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抓手。家風正,則黨風正、政風正、民風正。每一位黨員領導干部都要切實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持家、清介自守,真正做到公私分明、恪盡職守。